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形容词的量级分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15:47

  本文关键词:汉语形容词的量级分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形容词分类 测量四层级 程度副词 比较结构 数量关系


【摘要】:本文主要以测量学的四个测量层级为基础对汉语形容词进行了分类。文章在确定汉语形容词的独立词类地位后,引入测量层级作为分类标准,将汉语形容词由低级到高级依次划分为:定类形容词、定序形容词、定距形容词和定比形容词。并通过这四类形容词在被程度副词修饰、构建比较结构和与数量结构组合时的不同表现,说明其句法语义能力强弱。测量四个层级本身的数学特征,决定了相对应的汉语形容词的句法语义表现。定类形容词属于最低层次形容词,只具备标识(=)的功能,具有类名词性,既不能被程度副词修饰,也不能出现在比较结构和数量结构中;定序形容词不仅可以标识,还可以进行排序(,)。因其本身含有的等级意义,所以可出现在比较结构中,但仍不能被程度副词修饰,也不可修饰数量结构;定距形容词相对高级,但缺乏内在的比例关系,只能进行加减运算(+,-),不能表现与单位词的比例关系,因此仅不能出现在数量结构中;而定比形容词属于最高层级,能进行各项运算(+,-,×,÷),故具有形容词的所有句法语义功能。高级形容词一定具备低级形容词的句法语义功能,反之则不行。因此,四类形容词中,定比形容词是最高级别,具有其他三类形容词的所有句法特征,而处于最低级别的定类形容词,句法语义能力最受限,不具备其他三类形容词的句法语义特征。汉语形容词的四个层级间可以进行相互转化,目前主要表现为低级转变为高级。以颜色词为例,非基本类颜色词属于定类形容词,而基本颜色词,如红、蓝等,已经达到定距层级。汉语形容词的层级分类法,可借鉴至其他语言,如英语形容词。该分类方法的科学之处,在于分类标准的系统性与客观性,确保了母类的整体涵盖性与子类的元素唯一性。另外,该分类不同于其他方法,通过对汉语形容词某一现象的解释,得到形容词的某种结论;而是确定词类后,根据词类属性归类并分析句法现象。
【关键词】:形容词分类 测量四层级 程度副词 比较结构 数量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46.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3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3-18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3-16
  • 1.1.1. Adjectives as an independent lexical category13-15
  • 1.1.2. Adjectives with their subclasses15-16
  • 1.2. Research questions16
  • 1.3. Outline of the thesis16-18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8-25
  • 2.1. Vendler’s Classification of English adjective18-20
  • 2.2. Zhang Guoxian’s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adjectives based on semantic meanings20-21
  • 2.3. Shi Yuzhi’s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adjectives based on syntactic rules21-22
  • 2.4. Comments on the previous analyses22-24
  • 2.5. Summary24-25
  • Chapter 3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25-30
  • 3.1.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ales and their relations25-27
  • 3.1.1. Four scales of measurement25-26
  • 3.1.2. The relations among four scales26-27
  • 3.2. Filters to identify different scales27-29
  • 3.3. Summary29-30
  • Chapter 4 Four scales of Chinese adjectives30-42
  • 4.1. Nominal adjectives30-33
  • 4.1.1. General characteristics30-31
  • 4.1.2. Degree adverbs31
  • 4.1.3. Comparative constructions and measure phrases31-32
  • 4.1.4. Hen (很) + noun/nominal constituents32-33
  • 4.2. Ordinal adjectives33-35
  • 4.2.1. General characteristics33
  • 4.2.2. Degree adverbs33-34
  • 4.2.3. Comparative constructions and measure phrases34-35
  • 4.3. Interval adjectives35-38
  • 4.3.1. General characteristics35-36
  • 4.3.2. Degree adverbs36-37
  • 4.3.3. Comparative constructions37
  • 4.3.4. Measure phrases37-38
  • 4.4. Ratio adjectives38-41
  • 4.4.1. General characteristics38-39
  • 4.4.2. Degree adverbs, comparative constructions and measure phrases39-40
  • 4.4.3. Features of adjectives40-41
  • 4.5. The role of particle“de (的)”41
  • 4.6. Summary41-42
  • Chapter 5 Influence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adjectives on measurement theory42-48
  • 5.1. Continuum of the four scales42-43
  • 5.2. Interconversion of the four scales43-46
  • 5.3. Classification of English adjectives on measurement theory46-47
  • 5.4. Summary47-48
  • Conclusion48-50
  • References50-53
  • Appendix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3-54
  • Appendix B:详细中文摘要54-57
  • Acknowledgements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荔华;;对外汉语形容词教学漫谈[J];世界汉语教学;1991年02期

2 方方;韩国吴文义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评介[J];汉语学习;1995年02期

3 叶小平;研究现代汉语形容词本质特征的方法论原则——现代汉语形容词的本质研究之三[J];社科纵横;1999年01期

4 石锓;汉语形容词重叠研究概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单威;;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王岩岩;钱多;;汉语形容词重叠研究综述[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7 陈光;;对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表轻微程度的重新审视[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01期

8 梁福海;;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动相”结构[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周少青;朱玲;;汉语形容词重叠及其功能变化[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0 赵妍;;现代汉语形容词特征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嫦虹;;现代日、汉语形容词的比较[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朱虹;贾玉祥;刘扬;;基于混合特征的汉语形容词词义区分研究[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宋晖 通讯员姚占龙;语言研究亟待理论更新和方法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Y靛,

本文编号:9182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182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1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