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指示词的复杂度与指称意义、句法功能的关系——以汉语、韩语、日语为主要样例

发布时间:2017-09-25 19:26

  本文关键词:指示词的复杂度与指称意义、句法功能的关系——以汉语、韩语、日语为主要样例


  更多相关文章: 指示词 句法位置 功能分化 量词语言 不对称


【摘要】:本文以汉语、韩语、日语为主要样例,考察了指示词的复杂度、指称意义和句法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其差异。汉语句法位置的句法属性和语用属性的标记性差异直接影响指示形式的选择。而韩语和日语光杆指示词已失去自足性,因此主宾语位置一律采用复杂指示形式,但在定语位置上呈现差异。这种差别主要因指示词的功能分化程度不同所致。指示形式的复杂化手段的差异,导致指称形式的类型差异和功能负荷量的差异。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关键词】指示词 句法位置 功能分化 量词语言 不对称
【分类号】:H043
【正文快照】: 零、引言指示词的基本功能是指示(指别)和代替(称代)。句法上,指示功能对应于定语,代替功能对应于主宾语两个直接论元。但从跨语言的角度来看,这种对应关系并非那么整齐。有些语言里直接论元和定语都采用同一种指示形式;有些语言里分别采用不同的指示形式;有些语言里则既可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大河内案宪,崔健;量词的个体化功能[J];汉语学习;1988年06期

2 崔健;;量词的功能差异和词类地位[J];汉语学习;2010年06期

3 薄文泽;;泰语的指示词——兼谈侗台语指示词的调查与定性[J];民族语文;2006年06期

4 陆丙甫;;“的”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从描写性到区别性再到指称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1期

5 沈家煊;;“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1995年05期

6 方梅;;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J];中国语文;2002年04期

7 刘丹青;;汉语类指成分的语义属性和句法属性[J];中国语文;2002年05期

8 刘丹青;;汉语名词性短语的句法类型特征[J];中国语文;2008年01期

9 张伯江;;汉语限定成分的语用属性[J];中国语文;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东良;熊燕;;国内外汉德语对比研究:现状与展望[J];黄海学术论坛;2011年02期

2 张俊阁;;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俺”的来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宋亚云;张蓉;;再谈汉语形容词的鉴别标准[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周有斌;国内百年汉语代词研究概述[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5 刘勇;说“真的”[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何婷婷;;“过”与“一般不能带‘过’”动词的搭配[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徐茗;;“X比N还N”句式中N的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王晶;;探识现代汉语词的离合现象[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郑军;;汉语中动句的语义偏向[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刁晏斌;;“文革”语言语法的考察[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乔;;日语“人(ひ と)”和汉语“人家”的自称用法对比[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通拉嘎;赵小兵;;论蒙古语词素切分的实现[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3 加米拉·吾守尔;瓦依提·阿布力孜;吐尔根·依布拉音;;《现代维吾尔语语法信息词典》数据库建设的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4 胡阿旭;吕士良;格根塔娜;于洪志;;蒙古语松紧元音言语空气动力学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5 包桂兰;呼和;;蒙古语标准话非词首辅音舌位变化及其约束度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6 哈斯其木格;呼和;;蒙古语边音/l/的声学和生理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7 胡阿旭;吕士良;格根塔娜;于洪志;;蒙古语松紧元音言语空气动力学[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8 沈家煊;;“名动词”的反思:问题和对策[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9 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中启后性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10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喜荣;英汉叙述语篇参与者标识手段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雷;黎语志强话参考语法[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丹;英汉远近指示语的对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吴艺彬;俄语三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姗姗;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X是X”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宗政;2009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翻译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张玉婷;汉语会话他启自修型修正的互动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石娜;从形合意合角度比较《傲慢与偏见》两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福义;沈威;;理论的改善和事实的支撑——关于领属性偏正结构充当远宾语[J];汉语学报;2008年03期

2 大河内案宪,崔健;量词的个体化功能[J];汉语学习;1988年06期

3 沈家煊;;汉语的主观性和汉语语法教学[J];汉语学习;2009年01期

4 韩蕾;;“人称代词+称谓”序列的话题焦点性质[J];汉语学习;2009年05期

5 特图克;;蒙古语的状态词[J];民族语文;1980年01期

6 储泽祥;数词与复数标记不能同现的原因[J];民族语文;2000年05期

7 石毓智;;论“的”的语法功能的同一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1期

8 吴春仙;;“一·V”构成的不完全句[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3期

9 张伯江;李珍明;;“是NP”和“是(一)个NP”[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3期

10 刘丹青;;小句内句法结构:《语法调查研究手册》节选[J];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德富;;黔东苗语指示词系统[J];语言研究;2007年01期

2 蔡建平 ,聂身修;从指示词到指示代词和冠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3 方梅;;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J];中国语文;2002年04期

4 金晶;;述谓性“这/那个+谓词性成分+(的)”[J];语言科学;2011年01期

5 木村英树;沈国威;;指示与方位[J];世界汉语教学;1989年04期

6 徐丽华;;指示词“这”的主观情感性[J];文学教育(下);2007年05期

7 蒋华;;连词“那”的论证及其特殊用法[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8 方伯龙;;傣语量词和指示词在多重修饰语中的特殊作用[J];民族语文;1982年03期

9 赵金贞;;距离性——指示词this和that多义性的认知解读[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10 魏娉婷;;语用策略与话语意义建构——评《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一段话[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劲荣;;内涵、外延与汉语修饰成分的标记隐现[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2 王晓辉;;汉英语法对比的认知解释[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全昌勤;何婷婷;姬东鸿;;基于义类的无导词义消歧方法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正光;;指称与句法[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远杰;定语标记“的”的隐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洪钟;海门方言语法专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金宝荣;汉语指示语及其篇章衔接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李明;西双版纳傣语量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黄平;汉藏语数量名结构语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益民;绍兴柯桥话指示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2 王永杰;韩汉越指示词的共性和个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刘海燕;崇明方言的指示词系统和指示范畴[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罗欢;汉语书面语篇中指示词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5 谭云霞;英汉物指空间指示词语法化的认识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1年

6 刘晓宇;用关联理论分析指示词[D];吉林大学;2008年

7 姜晓曦;韩中指示词的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8 陈义清;克里普克严格指示词理论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智媛;论汉语指示代词“这·那”的日语翻译[D];厦门大学;2009年

10 赵燕珍;赵庄白语描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19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19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d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