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传教士西南官话文献的罗马字拼音方案

发布时间:2017-10-06 01:05

  本文关键词:传教士西南官话文献的罗马字拼音方案


  更多相关文章: 巴黎外方传教会 新教 传教士 西南官话 罗马字拼音方案


【摘要】: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在西南官话区传教的天主教巴黎外方传教会和属于基督新教的中国内地会、加拿大卫斯理会、美国圣公会等差会,编写和出版了一批西南官话文献,包括词典、教材和同音字汇等。这些文献大部分使用罗马字拼音来记录西南官话的语音,但拼音方案各有不同。本文结合各文献编印的历史背景,把传教士所使用的罗马字拼音方案分为巴黎外方传教会的方案和基督新教的方案两大类,并进行深入的比较和分析。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文系;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关键词】巴黎外方传教会 新教 传教士 西南官话 罗马字拼音方案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末以来西方人创制的汉语罗马字拼音方案研究”(项目编号:13BYY10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珍藏汉语文献与南方明清汉语研究”(项目编号:12&ZD17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25.2
【正文快照】: 一汉语作为一种典型的孤立语,汉字作为一种意音文字,与西方的语言文字大相径庭,很早便引起西方宗教界和知识界的兴趣。明末来华的天主教耶稣会士罗明坚(Michel Ruggieri)和利玛窦(Matteo Ric-ci)于1583-1588年间在广东肇庆编纂了《葡汉辞典》,这是现存的第一部中西词典,也是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甄尚灵;;《西蜀方言》与成都语音[J];方言;1988年03期

2 黄灵燕;;再论钟秀芝《西蜀方言》的入声和基础音系问题[J];语言科学;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晨荟;;一本珍贵的藏文天主教歌谱《Chants Religieux Thibétains》解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2 曹强;王玉鼎;;古疑影母在海原方言中的演变[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张卫东;论19世纪中外文化交往中的汉语教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王艳华;;《韵表》浊上变去情况研究——词汇扩散理论的又一力证[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5 陈宁;;也谈“颚近音的日化”[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5年03期

6 黄薇;;明清官话的标准音研究述评[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耿军;;《合并字学篇韵便览》声母系统的几个问题[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王庆;;论成都龙潭寺客家话的t■、t■'、■[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王庆;;四川方言中没、术、物的演变[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耿军;罗志春;;《合并字学篇韵便览》的语音性质[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林;;多样的“天堂”之路——茶腊村三个不同宗教信徒的葬礼[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2 王进安;;《韵学集成》与《古今韵会举要》的关系[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赵艾东;;19世纪英人古柏(Cooper)的康区考察与英国对中国西南边疆的觊觎[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4 何林;;同一屋檐下——云南贡山怒族(阿怒)多种宗教信仰共存现状的文化解读[A];对话: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曰龙;清抄本《五音通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怓亚荣;宋元韵图五种用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孙越川;四川西南官话语音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立胜;县令·幕僚·学者·遗老[D];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

5 贡贵训;安徽淮河流域方言语音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邸宏香;《辨音纂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林颂育;论汉语方言的文白异读[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姜恩枝;西洋传教士资料所见近代上海方言的语音演变[D];复旦大学;2011年

9 杜忠锋;基督宗教传播与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世界的建构[D];浙江大学;2012年

10 周赛红;湘方言音韵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华;《四声通解》今俗音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张炯;云南基督教堂及其建筑文化探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张金发;《马氏等音》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郝新泽;《同音字辨》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谢建娘;王植《韵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蔡晓娟;《洪武正韵》多音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林一鸣;《字学指南》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R墇N;清汪p堋秺i楙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孟威;一、二、三、四等的来源、特点与演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温陶芬;近代直隶(河北)天主教会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甄尚灵;;《西蜀方言》与成都语音[J];方言;1988年03期

2 熊正辉;官话区方言分ts t■的类型[J];方言;1990年01期

3 梁德曼;;《成都方言词典》引论[J];方言;1993年01期

4 彭金祥;;四川方音在宋代以后的发展[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甄尚灵;成都语音的初步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8年01期

6 肖娅曼;关于成都话舌尖后音声母的调查[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7 高晓虹;北京话入声字文白异读的历史层次[J];语文研究;2001年02期

8 钱曾怡!250100;从汉语方言看汉语声调的发展[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绍浪;江淮官话入声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峰;翻译史研究的资讯与视角——以传教士翻译家为案例[J];外国语言文学;2005年01期

2 尹延安;;传教士法学翻译的历史文化语境及其变迁[J];理论月刊;2008年09期

3 庄初升;;清末民初西洋人编写的客家方言文献[J];语言研究;2010年01期

4 王丽;;晚清传教士译介活动特征略论[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年07期

5 郑梦娟;;试论19世纪上半叶西方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背景[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3期

6 蓝红军;;明末清初传教士科技翻译的主体性特点[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张莉;;欧洲传教士、明清学人与汉语拼音的形成[J];中州学刊;2010年04期

8 刘晓南;;对外汉语教师海外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利玛窦在中国传教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年04期

9 吴巍巍;游莲;;近代西方传教士关于中英双语教育的争论——以福州英华书院为个案[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12期

10 孙建军;;汉译西书与汉语新式标点符号的形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章宏伟;;从满文创制到满文出版的滥觞——清代满文出版研究之一[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吴姗姗;;《福州方言拼音字典》音系研究[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绛;;评《中国的现代化》的名词翻译——兼及若干译本的译名问题[A];近代中国(第二辑)[C];199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小平;传教士语言学的功过得失[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杨桂青;汉学:世界在和我们对话[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陈力卫;语词的漂移:近代以来中日之间的知识互动与共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4 郑贝妮邋王婧姝;民族文字走上标准化道路[N];中国民族报;2007年

5 李逸安;意大利的汉语缘[N];人民日报;2001年

6 陈宝泉;汉语拼音:两千年孕育,三百年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对话者:张西平 叶向阳;关于海外汉学的对话[N];中华读书报;2001年

8 记者 宋常青;“小经”文字 是最早的汉语拼音化尝试[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9 叶向阳;近代中英语言接触[N];中华读书报;2002年

10 姜小玲;上海话读物有无标准引发议论[N];解放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尹延安;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文化研究(1815-1907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肖应云;明清西方传教士的汉语学习与文化交流(1582-1795)[D];暨南大学;2010年

3 徐睿渊;厦门方言一百多年来语音系统和词汇系统的演变[D];厦门大学;2008年

4 董海樱;西人汉语研究述论——16-19世纪初期[D];浙江大学;2005年

5 傅敬民;文化资本视阈下的《圣经》汉译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6 王红霞;傅兰雅的西书中译事业[D];复旦大学;2006年

7 姜恩枝;西洋传教士资料所见近代上海方言的语音演变[D];复旦大学;2011年

8 夏晶;晚清科技术语的翻译[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述军;《圣经》汉译及汉译《圣经》在中国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孙伟杰;“威妥玛式”拼音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刘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汉语学习与传播史价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柏寒夕;20世纪初德国在华传教士赫德明《汉语语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彩霞;近代中国教会学校的语文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许晓艳;文化翻译与改写[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s樂,

本文编号:979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79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d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