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中用作“伊”之字考释
本文关键词:古文字中用作“伊”之字考释
【摘要】:叔夷旽、钟及清华简中释读作"伊"之字的右旁,是从卜辞中有斜笔或横笔的"几"字演变来的,由于"伊"、"几"古音读音相近,因此这些从"几"得声之字在铭文及简文中读作"伊"。另外,中山王■铜器铭文中用作"也"的"■"字,其所从"■"旁很可能也是从卜辞中有斜笔的"几"字演变来的。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古文字 清华简 几 中山王铜器 也
【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南京大学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 南京大学985工程项目经费资助出版项目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见战国秦汉简帛综合研究”(13YYB003)
【分类号】:H131
【正文快照】: 清华简《良臣》篇记述了黄帝至春秋时期著名君主的良臣,其中有关于商汤及其良臣的内容(本文采用宽式隶定):汤有伊尹,有伊陟,有臣扈。1简文中出现了伊尹、伊陟、臣扈这些商代的名臣,只是《尚书》、《史记》所载伊陟和臣扈是太戊之臣,与简文所载的为商汤之臣有所不同。在这句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学勤;李零;;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J];考古学报;1979年02期
2 朱德熙;裘锡圭;;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的初步研究[J];文物;197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良宝;;战国韩魏铭文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丁进;;利簋铭“岁鼎克”的再认识——兼论“岁星当空”诸说的困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张捷;;“黑”词义与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4 李芸;;《说文解字》中的“俘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5 傅道彬;《屯》卦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马银琴;;子夏居西河与三晋之地《诗》的传播[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徐广才;;《天问》“死则又育”、“后帝不若”再释[J];北方论丛;2012年01期
8 李学勤;论殷墟卜辞的新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邹晓丽;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汉字构形的史料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李学勤;;续说晋侯邦父与杨Y轠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冯时;;郭沫若《金文所无考》补正[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2 郭万青;;《国语》中的“曰”字与“云”字分析[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3 吴良宝;;续说“梁冢,
本文编号:9804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80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