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留学生介词“在”的运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韩国留学生介词“在”的运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介词“在” 韩国留学生 韩语副词格助词 偏误 运用
【摘要】:介词是现代汉语虚词中重要的一类,在虚词中所占比例比较大。此外,在韩语中没有与汉语介词对应的独立的词类,只有相似的助词,但实际上两者在意义、句法、语法上有同有异,对应关系复杂。因此,韩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普遍觉得介词很难掌握,在实际的运用时也会产生很多偏误。因此,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如何提高韩国留学生的运用介词的正确率、如何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对策是对外汉语领域需要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介词“在”在汉语中运用频率相当高,它的意义与功能比其他介词更复杂,往往可以表示多种语法意义,它与韩语的副词格助词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韩国留学生在学习、运用介词“在”时产生的偏误多种多样,但偏误的根源也不仅在于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还有更深层的因素需要我们进行挖掘、探讨。在此之前,专门针对一个国家的学生某一个介词在运用中出现的偏误以及从语言的对比角度观察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而且也很少有就一专门问题把留学生划分为三个水平进行纵向的动态的运用分析的研究。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汉语介词“在”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从语言对比的角度对汉语介词“在”和相对应的韩语助词在意义、句法位置与语法功能上的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在此之上,我们结合中介语理论,综合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语料偏误分析以及对上海某大学初中级汉语水平的韩国留学生的问卷调查的结果,探讨了韩国学生整体的介词“在”的运用情况。我们分析了韩国留学生运用介词“在”的难点以及特点、偏误原因,预测他们的习得顺序,最终归纳总结出他们的运用特点。此外,我们也针对偏误原因给出了针对性的教学建议。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希望能在汉语介词教学这一方面提高对韩国留学生的教学效果,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希望这些分析将有助于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发展。
【关键词】:介词“在” 韩国留学生 韩语副词格助词 偏误 运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绪论11-15
- 0.1 选题缘由及意义11-12
- 0.2 研究目的与内容12
- 0.3 研究方法12-13
- 0.4 研究综述13-15
- 第一章 汉语介词“在”与相对应的韩语助词的对比分析15-33
- 1.1 汉语介词与韩语助词的异同15-21
- 1.2 汉语介词“在”的基本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范围21-24
- 1.3 汉语介词“在”与相对应的韩语格助词的意义与功能对比24-30
- 1.4 汉语介词“在”的隐现条件30-33
- 1.5 小结33
- 第二章 基于HSK语料库的高级水平韩国留学生介词“在”的运用情况调查33-48
- 2.1 相关研究考察33-36
- 2.2 语料库统计结果36-39
- 2.3 语料库统计结果分析39-47
- 2.4 小结47-48
- 第三章 基于问卷调查的初中级水平韩国留学生介词“在”运用情况调查48-62
- 3.1 问卷设计与实施48-50
- 3.2 初中级水平韩国留学生问卷调查结果50-51
- 3.3 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初中级水平韩国留学生运用分析51-59
- 3.4 初中高级的掌握情况纵向分析59-61
- 3.5 小结61-62
- 第四章 韩国留学生介词“在”的运用特点及其成因探讨62-77
- 4.1 韩国留学生介词“在”的运用特点分析62-68
- 4.2 形成原因分析与探讨68-73
- 4.3 教学应用73-77
- 结语77-79
- 参考文献79-82
- 附录一 问卷调查初级卷82-84
- 附录二 问卷调查中级卷84-88
- 后记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恒;对韩国留学生汉语发音中一些问题的解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李吉子;;对韩国留学生的医古文教学之我见[J];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08期
3 郑巧斐;;韩国留学生“一样”句及“不一样”句的使用情况考察[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陈燕玲;;韩国留学生汉语发音习得偏误及对策[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5 王君明;崔瑛;常瑛;贾玉梅;冯静;;韩国留学生中药学教学心得[J];中国医药导报;2012年05期
6 石琳;;针对韩国留学生的汉语成语习得及教学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白琼烨;;韩国留学生日常会话分析之个案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6年S1期
8 李敬姬;;试论对韩国留学生的语音教学[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陈秉江;蒋天岚;;小议对韩国留学生的汉语纠音技巧[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10期
10 车正兰;;韩国留学生的文化教学研究[J];理论界;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华勇;金东洙;;韩国留学生系统解剖学三语教学模式的探索[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华勇;;韩国留学生人体解剖学学习焦虑感分析[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华勇;;针对韩国留学生三语教学模式的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2年
4 樊富珉;郑善美;;团体心理辅导对韩国留学生文化适应的干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陈华勇;;针对韩国留学生“stress”的策略初探[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迎永 郭松;挖掘特色市场[N];金融时报;2004年
2 常宇;一个韩国留学生的中医情结[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应”的两种读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4 唐小明 陈鑫 本刊记者 奚正东;追求“零缺陷”的教育[N];成都日报;2007年
5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地方”的两个读音意思有何区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6 张倩;让警徽更明亮[N];西安日报;2005年
7 ;敞开国际胸怀 铸造特色品牌[N];连云港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于宛尼;整容:美丽的唯一途径?[N];工人日报;2010年
9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源于”跟“缘于”用法有什么不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10 ;中国双赢外交博得赞赏[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芮晟豪;传播网络分析:韩国留学生在上海的文化适应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柳;在苏韩国留学生的族际交往和国民性认知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黄雪;韩国留学生“比”字句习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沈学牧;对韩国留学生典型语气词“吗,呢”习得过程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4 郭珊珊;基于韩国留学生学习风格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朴丁美;在华韩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静文;韩国留学生“是”字句习得情况考察与分析[D];安徽大学;2014年
7 高致远;韩国留学生文化课教学初探[D];鲁东大学;2014年
8 王晨辉;在京韩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9 周圣芳;中高级韩国留学生叙事语篇省略偏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蒋辰超;韩国留学生“是 的”句习得及相关偏误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98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98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