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方言叹词、象声词、语气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9 10:10
本文关键词:昆明方言叹词、象声词、语气词研究
【摘要】:昆明方言属于西南官话云南方言中的滇中方言,语序属SVO型,以语序和虚词作为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分析性较强。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和查阅已有的专著及研究成果,收集了大量昆明方言材料。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来研究昆明话中的叹词、象声词、语气词,并通过和普通话进行共时比较,突出昆明方言叹词、象声词、语气词的显著特点。同时又搜集明清北方话口语著作中的语气词,通过描写分析,和昆明方言进行历时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昆明方言语气词的演变过程。旨在为昆明方言的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昆明概况、本文所研究的昆明方言、昆明方言单字音系、昆明方言研究概述、选题意义、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和发音合作人、体例说明。第二章研究昆明方言叹词,先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研究昆明方言叹词,再和普通话叹词进行比较,最后研究昆明方言叹词的构词特点。第三章研究昆明方言象声词,先谈论昆明方言象声词的句法功能,再谈论昆明方言象声词的语义及语用特征,最后谈论昆明方言象声词的语音特点。第四章从共时角度研究昆明方言语气词,对语气词“V湣薄癠;”“了嘛”“改”从句法结构、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分别研究。从历时角度对昆明方言语气词与明清北方话语气词作比较,描写和分析明清北方话著作中的“么”为语气词的使用情况,“罢么”的使用情况,“来”为语气词的使用情况,“来着”为语气词的使用情况。最后对昆明方言语气词与明清北方话语气词作比较。第五部分是结束语,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创新点,并提出文章的不足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昆明方言 叹词 象声词 语气词 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72.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20
- 第一节 昆明概况9-13
- 一、昆明地理位置9
- 二、历史沿革和行政区划9-10
- 三、全市人.及使用语言10-13
- 第二节 本文所研究的昆明方言13
- 第三节 昆明方言单字音系13-15
- 一、西山区(临滇池)单字音系13-15
- 二、呈贡区(临滇池)单字音系15
- 第四节 昆明方言研究概述15-17
- 第五节 选题意义17-18
- 一、理论意义17
- 二、实际意义17-18
- 第六节 研究方法18
- 第七节 语料来源和发音合作人18-19
- 第八节 体例说明19-20
- 第二章 昆明方言叹词研究20-40
- 第一节 昆明方言叹词概述20
- 第二节 昆明方言叹词句法功能研究20-26
- 第三节 昆明方言叹词语义及语用研究26-36
- 第四节 昆明方言中的叹词与普通话叹词比较36-38
- 第五节 昆明方言叹词的构词特点38-40
- 第三章 昆明方言象声词研究40-62
- 第一节 昆明方言象声词概述40-47
- 第二节 昆明方言象声词的句法功能研究47-53
- 第三节 昆明方言象声词的语义及语用研究53-54
- 一、昆明方言象声词的语义研究53-54
- 二、昆明方言象声词的语用研究54
- 第四节 昆明方言象声词的语音研究54-62
- 一、昆明方言象声词的语音具有以下特点54-55
- 二、昆明方言象声词的语音构成55-60
- 三、昆明方言象声词语音重叠特征60-62
- 第四章 昆明方言语气词研究62-103
- 第一节 昆明方言语气词概述62
- 第二节 语气词句法结构62-70
- 一、语气词作为话题标记时的句法结构62-63
- 二、语气词用于其他情况时的句法结构63-70
- 第三节 语气词语义研究70-73
- 一、话题与动词的语义关系70-73
- 二、主语与动词的语义关系73
- 第四节 语气词语用研究73-86
- 一、言语行为理论73-75
- 二、语气词的语用功能75-86
- 第五节“么”为语气词86-92
- 一、“么”的使用情况86-91
- 二、“罢么”的使用情况91-92
- 第六节“来”为语气词92-99
- 一、“来”的使用情况92-99
- 二、“来着”的使用情况99
- 第七节 昆明方言语气词与明清北方话语气词比较99-103
- 结语103-105
- 参考文献105-10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107-108
- 致谢10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永安;;驻马店方言象声词[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陆惠云;;昆明四个主城区语言多元化应用状况调查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张华文;昆明方言的助词“得”和“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方梅;;北京话句中语气词的功能研究[J];中国语文;1994年02期
5 郭小武;;“了、呢、的”变韵说——兼论语气助词、叹词、象声词的强弱两套发音类型[J];中国语文;2000年04期
6 胡裕树 ,范晓;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倩;大理方言句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99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99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