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新兴的二语习得理论评析
本文关键词:二十一世纪新兴的二语习得理论评析
更多相关文章: 复杂理论/动态系统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派 认知派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一些新兴的二语习得理论开始崭露头角。本文以复杂理论/动态系统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为例,简要梳理二十一世纪新兴的二语习得理论的核心内容及研究现状,重点从理论本身、方法论等层面就相关理论对于二语习得研究的贡献及不足进行评析。最后,本文从整体上对新兴理论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
【关键词】: 复杂理论/动态系统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派 认知派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二语具身语言理解的动感共振制约研究”(14BYY057) 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英语学习者口笔语命题作文中叙事话语结构比较研究”(xjj2014-39)资助
【分类号】:H09
【正文快照】: 1.引言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知的二语习得理论多达40-60种(Long 2007),整个二语习得学科内已经形成认知派和社会派两大对立阵营。由于研究范式上的差异,两大学派在语言观、学习观、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哲学倾向等诸多问题上存在一系列分歧和矛盾(Larsen-Freeman 2007;文秋芳200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倩;;英语课堂学生话语研究综述[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年03期
2 罗海燕;;基于CL和SA相结合的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证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刘永兵;;西方二语习得理论研究的两种认识论取向——对我国外语研究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张凤娟;刘永兵;;社会认知主义视角对二语习得研究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孟宏;;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国内的应用现状与思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高瑛;;认知与社会文化视域下的课堂互动话语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04期
7 刘姬;;Atkinson的二语习得社会认知视角及其启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刘浩;;《第二语言习得关键词》述评[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3年01期
9 文秋芳;;评析“概念型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年02期
10 段玲t ;;社会文化理论与语用习得的理论基础[J];外国语言文学;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欢;;社会文化理论下国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十年研究[A];第八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下[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瑛;社会文化视域下的中国英语课堂师生协商话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凤娟;社会认知主义视域下中学英语教师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谭芳;巴赫金理论视域下的外语对话课堂理论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冰;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丁仁仑;大学英语教师信念系统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6 王晓燕;社会认知视域下的课堂会话协商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国防;高中学生英语写作错误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红倩;英语学习者美文反思写作中的语言发展探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曹惠;阅读与反思:读者与作者对话的个案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4 刘思彤;成就目标动机对初中学生英语成绩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吉龙;跨专业网聊对英语专业学生思维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颖;中国英语学习者参与下的网络对话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7 傅丛;文化资本对大一新生英语学习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汪蕊;语言迁移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董哲;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形式协商与明示纠错研究:社会文化视角[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常飒飒;东北地区初中外语教师课堂教学取向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海铭 ;罗杏焕;;《二语习得理论的构建》介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5期
2 戴敏;;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02期
3 石运章;刘振前;;二语习得理论建构: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之争[J];外语学刊;2008年06期
4 徐海铭;;二语习得研究的九大主流理论和研究走向——《二语习得理论》介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3期
5 朱丽涓;;二语习得理论的影响及借鉴[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吴茜;;二语习得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朱燕;;认知与二语习得理论国内外发展趋势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詹宏伟;宋慧娜;周颖洁;;二语习得理论与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J];英语研究;2012年02期
9 胡建伟;建构主义与二语习得理论的互动[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10 陈e,
本文编号:1005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05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