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话语研究: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
本文关键词:国防话语研究: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
【摘要】:国防话语指的是围绕一国国防历史、当下和未来建设与发展诸多方面的话题而产生的话语。国防话语研究的意义重大,其目的是了解一国国防话语的一般特点和根本特点,揭示一国国防话语的传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指明不同国家国防话语的异同,帮助人们认清国防话语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从而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防话语。国防话语研究是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有自己鲜明独特的自身领域特征。国防话语研究既沿用话语研究的既定理论和方法,也倾向于使用多学科、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作者单位】: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国防话语 话语研究 研究领域 话语体系
【分类号】:H030
【正文快照】: 0.引言国防是现代意义国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全面反映,是一个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话语指的是围绕以上各方面活动所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甄妮;;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防话语体系[J];公共外交季刊;2015年02期
2 窦卫霖;杜海紫;苏丹;;中美政府国防白皮书与国家身份的构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武洪宾;顾飞荣;;《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英译的语篇衔接与连贯[J];海外英语;2011年08期
4 李宣良;王经国;;国防白皮书:我军积极推进信息化[J];中国信息界;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少杰;赵可金;;中国白皮书的国际政治功能变迁[J];国际政治科学;2014年03期
2 罗成琳;李向阳;;美军信息化转型及其借鉴价值[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李丙午;;中美两国对中国军事文化建设的态度差异分析——基于《中国军力报告》和《中国国防白皮书》语料对比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施旭;;涉中国防学术话语的修辞研究[J];外国语文研究;2015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成琳;基于信息化的军队组织体制转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2 魏希瑶;基于语料库的中美国防白皮书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3 王欣;顺应论视角下的中国政府白皮书英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明瑶;论语篇连贯与话语标记语的汉译[J];上海翻译;2005年04期
2 辛斌;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教学;2000年04期
3 田海龙;语用学与语篇研究的互动关系[J];外语教学;2001年02期
4 陈中竺;批评语言学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01期
5 王东风;语篇连贯与翻译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06期
6 朱永生;衔接理论的发展与完善[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旭;滴石;;“中国话语研究发展策略研讨会”在杭州召开[J];当代语言学;2006年03期
2 黄敏;;首届“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研讨会在浙江大学举行[J];修辞学习;2008年02期
3 胡海鹏;;第三届“当代中国话语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J];当代语言学;2010年04期
4 ;第五届“当代中国话语研究”学术讨论会(二号通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年03期
5 施旭;;文化话语研究简介[J];中国外语;2013年03期
6 陈汝东;;论话语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庞继贤;李小坤;;《话语研究新进展》介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1期
8 Shi-xu;余华;韩春燕;;《文化视界下的话语研究》简介[J];当代语言学;2009年01期
9 王晓军;;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的系统思考——一个语言学视角[J];外语学刊;2011年02期
10 陈雷;;浅析话语研究的路径和问题[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施旭;;构建东方话语研究的新范式(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施旭;中国话语研究的发展策略[N];社会科学报;2006年
2 浙江大学 施旭;究竟什么是“话语”和“话语研究”?[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浙江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 吴鹏;话语研究应具备中华文化气质[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 施旭;不学舌、不吹嘘、不敷衍[N];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施旭 浙江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话语研究方法须中国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浙江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 施旭;中国话语:对中国自身的特殊关切[N];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清华大学教授 王宁 四川大学教授 曹顺庆 浙江大学教授 池昌海 浙江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教授 施旭;重建当代中国学术话语[N];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中国和平发展与未来世界[N];文汇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菲雨;高中英语课堂教师幽默话语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5年
2 禹学丰;关联—顺应视角下的保险推销话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媛媛;现代汉语回声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石磊;基于拟剧论视角的法庭冲突话语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5 蔡芹;当代美国情景喜剧中成年人冲突话语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6 徐莉;西湖十景的话语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刘松梅;基于互动理论的课堂问答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卫麦鹏;会话中面子受伤害后的补偿话语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9 上凯英;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非真实性话语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10 邵文静;基于RICM模型的非真实性话语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0708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70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