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翻译本土化“再生”研究——以生态系统观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7-10-31 05:25

  本文关键词:翻译本土化“再生”研究——以生态系统观为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系统 再生 主体间性 译语文本 译语


【摘要】:翻译是生态系统观下的本土化再生行为。翻译是把源语从源语生态系统移植到目标语生态系统中的系统行为,是主导因子译者基于主体间性之上为适应当下的目标语系统而进行的创造行为。翻译在动态而复杂的本土化移植与融合中再生出"译语"、"译语文本"、"译语文化",建构起具有第三意义世界的生命实体,从而促进了不同语言间的文化交流和整个世界的发展与繁荣。
【作者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生态系统 再生 主体间性 译语文本 译语
【基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生态语言学视阈下的‘译语’语言研究”(项目编号:SK2014A373)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文化软实力构建中的文化翻译与对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3YJAZH025) 2014年度外教社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生态学视阈下文学翻译本土化‘再生’研究”(项目编号:2014AH0042A)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1.引言翻译再生研究是涉及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是生态学、语言学、系统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生态学是一门多源和多分支的学科,近年来,它的一些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到许多研究领域。生态学与翻译学相辅相成,生态学中的“杂合”、“移植”、“再生”等概念早已自然而然地应用在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谭载喜;邵璐;;翻译的“第三形态”特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01期

2 曾清;刘明东;;毛泽东诗词翻译的生态功能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3 郑海凌;译语的异化与优化[J];中国翻译;2001年03期

4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伟芳;文化层面的异化讨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程永生;;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3 曾裕华;;论古希腊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龙明慧;;翻译的形而上——论“忠实”之于翻译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李孟国;;海德格尔的“伦理”论题与存在之真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王颖斌;;海德格尔的“无”所隐含的多重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徐朝友;;斯坦纳译学的海德格尔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陈海燕;;谢林与海德格尔艺术观念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曾云;;源初境域和意义显示——海德格尔早期对“世界”的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李志英;异化、归化的理据与层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绮锋;;翻译活动之中译者的功能——以生态翻译为中心[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宏;;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的启示[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增编)[C];2006年

3 李群;;从文学翻译的层次说解读《天演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4 易明华;;翻译中的意图观[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维菊;;从翻译的生态环境和三维原则看标语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朱蕤;;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以《翻译之道》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曼;;从翻译看张爱玲的中西文化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应宪;;日本“中国经学史”之译介与回响[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姜佑福;;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看当代中国“理论创新”的主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10 何华青;;论劳斯的实践实在论[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9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马新宇;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虚无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婧;从专业笔译角度看汉英翻译中的“忠实”[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金帅;论译者主体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周思谕;清末民初对《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腾国立;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黄苗;权力话语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颜纯;意识形态对广告语翻译的操纵[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邵会;《茶花女》汉译本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王潇;语域理论与电影片名互译初探[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雷娜;翻译中的意识形态分析以中国八十年代的翻译活动为例[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10 徐静怡;林纾翻译研究的释义学新解[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远庆;李洁平;;从《雨中的猫》的翻译看译者的角色——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焦樝;;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严复《天演论》的翻译[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3 曾清;;毛泽东诗词中数词的翻译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刘明东;;毛泽东诗词翻译研究综述[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谭载喜;;翻译本质的绝对与相对属性[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张明权;二元对立翻译观的文化解构[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栗长江;涉外公证书汉译英[J];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04期

8 边立红;姚志奋;;翻译适应选择论观照下的辜鸿铭《论语》翻译[J];丽水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刘国兵;;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外语教学;2011年03期

10 刘爱华;;生态视角翻译研究考辨——“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面对面[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延晓;[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清;从目的论看许泽毛泽东诗词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联斌;;译语文本的模拟类型[J];长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赵联斌;;从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看译语文本的读者满足[J];长治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3 赵联斌;;意义的恒定性与含义的不确定性[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S1期

4 胡丽珊;;语篇的衔接与连贯[J];语文学刊;2011年21期

5 向洪全;;在“有”与“空”之间——后忠实时期翻译标准反思[J];译林;2008年04期

6 林化平;;翻译中的性别隐喻性[J];语文学刊;2005年21期

7 沈渭菊;;“译者为中心”:解构中的建构[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8 赵联斌;;含义的不可解读性和意义的多样性——原型-模型翻译理论探究之三[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9 朱香奇;;翻译原则之我见[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10 李鑫华;译者与辞格文本的对话:辞格翻译三原则简论[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启雨;[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郭颖;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诗学变异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王勇智;译文的预设功能与翻译策略[D];外交学院;2003年

4 郑靓;运用合成空间理论重构翻译中的认知联系[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央泉;翻译·关联·跨文化交际[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21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21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0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