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认知语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06:31

  本文关键词: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认知语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体验人本观 不确定性 复杂性 多元性


【摘要】:认知语言学滥觞和发展于后现代哲学语境中,它从后现代哲学吸取营养,深深打上后现代哲学的烙印。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分支,认知语法也不例外。本文分析后现代哲学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多元性和体验人本观等在认知语法研究中的体现,重点论述它们在认知语法建构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
【关键词】体验人本观 不确定性 复杂性 多元性
【分类号】:H0-06
【正文快照】: 1引言西方哲学的发展,在经历古希腊和中世纪的本体论、近代的认识论、20世纪以英美分析哲学和欧洲大陆解释派哲学为代表的语言论3大转向之后,在20世纪50-60年代进入第四个转向——后现代哲学1。一如认识论对本体论以及语言论对认识论的转向,后现代哲学转向也产生于学者们反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钱冠连;;西语哲在中国:一种可能的发展之路[J];外语学刊;2007年01期

2 王寅;;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认知语言学——哲学第四转向后的语言学新论(上)[J];外语学刊;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娜;;“异相”的残雪[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2 方婷;方明;;传统文化中的后现代主义色彩——读菲利普·罗斯的《凡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3 张世英;;“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王熙;;篇际互文性分析对教育研究的借鉴意义:解读身份认同的新路径[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4期

5 朱海林;;可能性:后现代道德自由的实现领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孙淑华;;后阅读时代大学生经典名著的阅读现状及对策[J];图书与情报;2010年04期

7 郭永梅;;浅析巴塞尔姆《气球》中的后现代哲学思想[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8 原魁社;;由制度之“畏”到内心之“敬”——诚信规则的内化路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缪未雨;;试论“沉默的螺旋”生成的心理结构依据和物质手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3期

10 罗桂保;李维兴;;论《宠儿》的不确定性[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蔚华;;后现代阅读方式的兴起与出版转型[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2 牛静;;雄辩建构事实?——从修辞学视角分析西方新闻报道的传播技巧[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吴苑华;;德国哲学:前世与今生——从现代性批判的层面上看[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0)[C];2012年

4 林克勤;;后现代状态下的精神交往[A];中国认知传播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5 王寅;;认知传播学的理论与实践[A];中国认知传播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瑜;西方发展观研究:理论探微·殊异甄析·启迪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伟斌;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林成堂;教师的感情表演规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冯莎;艺术在别处[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雯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乡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启示[D];苏州大学;2010年

2 周艳飞;戈尔丁对荒岛文学的继承和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梁小倩;二战后美国招贴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李敏;“的字结构”与“の字结构”的异同考察[D];南昌大学;2010年

5 刘军;福柯主体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郭艳英;试论《万有引力之虹》的后现代性[D];南昌大学;2010年

7 田大为;西方现代家具设计有机理念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张彩云;试论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敏;现代插画的时代语言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10 郭佳;城市地下环境艺术[D];东华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2 无通;;我在牛津做游戏[J];读书;1993年04期

3 钱冠连;语言哲学修辞论:一个猜想——西方语言哲学系列研究之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王寅;认知语言学之我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严辰松;;从“年方八十”说起再谈构式[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李红儒;从逻辑、哲学角度看句义理论的发展——“语句中的说话人因素”理论探讨之一[J];外语学刊;2001年01期

7 李红儒;从语句的交际结构看说话人形象[J];外语学刊;2002年04期

8 李洪儒;试论语词层级上的说话人形象——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一[J];外语学刊;2005年05期

9 李洪儒;;系词——人在语句中的存在家园——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二[J];外语学刊;2006年02期

10 刘辰诞;;“界”与有界化[J];外语学刊;200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文辉;现代汉语动结式配价的认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玉梅;;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构式语法研究[J];外语学刊;2013年05期

2 陈吉荣;;后现代哲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前沿问题[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3 周宣丰;;文化“他者”的翻译:后现代哲学“他者”思维的启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J];;年期



本文编号:1121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21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f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