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听力:理据、框架与操作
本文关键词:思辨听力:理据、框架与操作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外在母语教育和语言研究中有关批判性倾听的理论与实践,然后界定了思辨听力的概念,并分析了二语环境下思辨听力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国内外有关理论,提出了二语思辨听力的认知框架。该框架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元思辨能力,对思辨听力过程起到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作用;第二层次包含感知、理解、阐释、分析、评价和推理等6项能力。本文还提出了基于过程的、以思辨听力为核心的听力教学新模式。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
【关键词】: 思辨听力 思辨能力 过程法
【基金】:孙有中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高校英语专业技能课程与思辨能力培养研究”(GPA115061)子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H09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我国外语界掀起了对思辨能力的研究热潮。从外语专业学生“思辨缺席症”的讨论(黄源深,1998;文秋芳、周燕,2006)到思辨能力的测量(文秋芳等,2 0 0 9,2010),再到倡导以思辨能力为导向,推进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孙有中,2011;孙有中等,2011),现已发展到对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骏;;在阅读中培养思辨能力需要的元认知知识[J];当代外语研究;2012年08期
2 文秋芳;周燕;;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2006年05期
3 文秋芳;王海妹;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05期
4 孙有中;;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座谈[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04期
5 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王海妹;;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年01期
6 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07期
7 任文;;英语演讲课与能力素质培养[J];中国外语;2007年06期
8 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1年03期
9 林岩;;口语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一项对英语辩论课程中学生反思日志的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年05期
10 任文;;再论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缺席”还是“在场”? 兼论将思辨能力培养纳入外语专业教育过程——以英语演讲课为例[J];中国外语;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亚岚;浅议阿坝师专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2 展素贤,王振立;思辨与协作——英语精读课堂上的合作语言学习[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3 张慧;周宇婷;;关于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4 苏翊翔;;论说文批判性思维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之比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霍翠柳;;哈佛大学人才培养理念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J];滨州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李雪梅;;英语专业基础阶段CBI教学改革对学生听力发展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王强;国永荣;;英语写作中思辨能力培养的综合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洪娟;叶淑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英语专业阅读高层次理解要求[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9 刘哲;;以文化教学为核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10 李雪梅;常俊跃;;“内容·语言”融合的课程体系对我国英语专业教学的启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艳;;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外语教学改革——复合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对策[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李朝红;张纹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机制的探讨——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及思辨能力的培养[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3 崔晗;;大学英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及培养[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崔晗;;大学英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及培养[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教育科学与边缘科学分册)[C];2012年
5 吴丹萍;;初中英语单元复习课点线面教学的尝试[A];2013年8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6 王一多;;公民外语能力现状与标准研究[A];江苏社科界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应征论文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小春;高校课程结构优化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劲松;零度课程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谭清;建构主义视野下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课堂行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高瑛;社会文化视域下的中国英语课堂师生协商话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田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方式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泰中华;口语交际语言功能价值评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7 黄芳;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方式实践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8 李四清;高校外语教师教学自主能力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9 柳华妮;基于体例演变影响因素分析的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10 吴延国;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依托项目学习的主体性探索[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霞;教材,语言与高级思维能力培养[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曹惠;阅读与反思:读者与作者对话的个案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张欣;协作探究模式在培养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批判性思维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11年
4 黄睿;促进思维发展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翼倪;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语法与思维模式的均衡[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邵丽;大学英语网络协作教学活动设计[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7 梁惠萍;基于英语阅读策略培训的阅读教学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8 王仙美;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BE+过去分词结构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徐莉莉;理工类大学生英语批判性阅读能力的调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齐莹;背诵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玮;重新认识"批判性思维"及其在课程中的运用[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2 林崇德;;思维心理学研究的几点回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文秋芳;;口语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国外外语教学;1999年02期
4 高一虹;;外语学习木桶的“短板”——从一次失败的演讲谈起[J];国外外语教学;1999年03期
5 卢水林;;外语专业师生思辨缺席症的再思考[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文秋芳;周燕;;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2006年05期
7 文秋芳;赵彩然;刘艳萍;王海妹;王建卿;;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客观性量具构建的先导研究[J];外语教学;2010年01期
8 崔琳琳;;反思性日志写作对学生反思性思维和策略学习的发展的促进作用(英文)[J];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6年01期
9 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5期
10 何其莘;黄源深;秦秀白;陈建平;;近三十年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王海妹;;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年01期
2 文秋芳;赵彩然;刘艳萍;王海妹;王建卿;;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客观性量具构建的先导研究[J];外语教学;2010年01期
3 李圣恩;;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J];价值工程;2011年02期
4 谷慧娟;;高师语言学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J];教育评论;2011年04期
5 贾煜;;利用大学英语课程提高非英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策略[J];科技信息;2011年29期
6 谢菲;;大学英语教学与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王强;国永荣;;英语写作中思辨能力培养的综合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李文婷;;英语写作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J];外国语文;2012年S1期
9 徐镁;;设计的设计 原研哉中国展·上海[J];上海工艺美术;2012年02期
10 韩奉录;;英语写作与思辨能力的培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娜;;英语精读有效提问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二辑)[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盘县第二中学 蒋佳娇;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思辨能力[N];贵州民族报;2014年
2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恩国;浅谈学生历史思辨能力的养成[N];学知报;2010年
3 刘丹;多数学生担心“教授明星”导致“一言堂”[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4 本报评论员;在感悟中奋起直追[N];扬州日报;2006年
5 龚丹韵;对话理科教授:你心中的优秀学生是啥样[N];解放日报;2008年
6 北京市第二中学高级教师 朱广簪;培养青少年维护世界和平 使命感及历史思辨能力[N];大众科技报;2005年
7 南通市启秀中学 颜文怒;浅议课堂预设的留白[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8 李雁;加强深度报道 提高新闻质量[N];中华新闻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佟亚臣;“枫叶”为什么这样红[N];大连日报;2011年
10 宜丰中学 朱德成;探究开放式语文教学[N];宜春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秦玉清;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方法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2 郭晓旋;思辨能力对英汉同传译文逻辑性的影响[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3 曹艳红;大学英语学习者思辨能力培养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4 徐丹丹;通用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环境下大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5 房岩岩;大学生思辨能力与英语写作相关性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6 李会;教师与同伴反馈对英语专业生写作中思辨能力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4年
7 闫慧颖;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8 赵小荣;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张艳阳;基于大学英语课堂学习共同体的中国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初探[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29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29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