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的演进与翻译的界定
本文关键词:范式的演进与翻译的界定
更多相关文章: 内部研究 翻译观 外部研究 行为论 赫曼斯 语言转换 翻译史 王东风 佐哈尔 looking
【摘要】:正翻译研究范式的演进在拓展翻译研究领域、为翻译研究带来启示的同时,也对传统的翻译观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引发了有关翻译核心问题的论争:如何界定翻译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什么是翻译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文化转向以后翻译研究的边界在哪里?如何评价郭浩文"自由发挥"、"大胆删减"(邵璐,2013:62,63)的翻译和"偷天换日"的"改写"(刘云虹,2014:90)?有人称"陈
【作者单位】: 四川外国语大学;
【关键词】: 内部研究;翻译观;外部研究;行为论;赫曼斯;语言转换;翻译史;王东风;佐哈尔;looking;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radically new way of looking)(Hermans,1999:9);巴比则将范式界定为组织“观察和推理的基本模型或是参考框架”(Babbie,2010:33)。如是观之,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两大转向”(谢天振,2014:87)、“解构‘忠实’”(王东风,2014:81)、“翻译的跨文化阐释”(王宁,2014:37)以及“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憨瑞祥;;简论文学经典重构的可行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2 丁云亮;;马克思主义与文艺社会学的重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3 贾少英;;身体转向语境下林白小说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高字民;;拟像审美反思与当代影视的内容生产[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吴海进;;后现代语境中仿像符号商品文化消费批评[J];北方论丛;2010年04期
6 花勇;;互文与汉语传统辞格[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林林;;法律文化的社会“过程性”[J];比较法研究;2010年05期
8 吴丹;;身体二重性:结构与艺人能动性——以湘西苗族花鼓舞及艺人龙英棠和石顺明为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吴晓;;民族艺术展演空间的审美想像——湘西德夯苗寨的个案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陈香玉;;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预言夫人》中的身体政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顺铭;;“偷拍”与“疯狂”:一种病理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陈钢;;公共领域型变的传播学观照[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3 杨璐;;家园·国族·大同——2008年几台大型电视综艺晚会整合功能探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赵子昂;;论文学“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以拉康主义的精神分析学为基础[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王志刚;;马克思《大纲》中的空间思想[A];江苏省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论文哲学社会类论文汇编[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兰梅;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D];吉林大学;2011年
2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华;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莉;“沉默”的言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孟宪华;追寻、僭越与迷失[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张文初;《存在与时间》前38节解读[D];浙江大学;2010年
7 许淑芳;肉身与符号[D];浙江大学;2011年
8 黄美冰;日常歌唱与文化认同:马来西亚华人叙事探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满意;网络人际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视域[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玉凤;上海房地产广告平面媒体的理想自我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石黎华;传播视野下的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问题初探[D];南昌大学;2010年
4 杨雁霞;旅游城市的文化规划[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黄丽玲;论九十年代的口语诗歌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高捷;从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看中国民俗词语的翻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高芸;文学作品中陌生化现象的不可译性及其解决方法[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赵淑敏;论莫妮卡·阿里《砖巷》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D];西北大学;2011年
9 张会霞;目的论视域下英语新闻汉译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舒子芩;老舍抗战文学中的英国形象[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进;;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6期
2 王东风;;“《红与黑》事件”的历史定位:读赵稀方“《红与黑》事件回顾——中国当代翻译文学史话之二”有感[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02期
3 约翰·厄普代克 ,季进,林源;苦竹:两部中国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4期
4 刘云虹;;选择、适应、影响——译者主体性与翻译批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04期
5 曾艳兵;;走向“后诺奖”时代——也从莫言获奖说起[J];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6 冯占锋;;从莫言获诺奖看文学翻译中的“随心所译”[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10期
7 谢天振;;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理论与实践[J];东吴学术;2013年02期
8 熊辉;;莫言作品的翻译与中国作家的国际认同[J];红岩;2012年S3期
9 张毅;綦亮;;从莫言获诺奖看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作家、译家和评论家三家谈[J];当代外语研究;2013年07期
10 文军;王小川;赖甜;;葛浩文翻译观探究[J];外语教学;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龚觅;知识形态与文化关怀——对文学科学的一种理论反思[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王红玉;;《荷塘月色》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J];名作欣赏;2014年14期
3 高尚学;;“艺术生态壁龛”:贡布里希的一种独特艺术文化史观[J];社会科学家;2014年05期
4 李鹏飞;;“古典文学内部研究之反思”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12年02期
5 许旭虹;;章学诚论博与约[J];文史知识;1997年10期
6 安静;;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在北京召开[J];哲学动态;2010年12期
7 黄钧;;诸葛亮形象史外部研究浅议[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06期
8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高峰;捍卫文学性—内部研究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31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31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