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广告嫁接少数民族语言的潜在优势及前景
本文关键词:汉语广告嫁接少数民族语言的潜在优势及前景
【摘要】: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日趋活跃,然而,民族地区市场相对狭小,难以满足民族企业发展壮大的市场需要。民族企业需要借势汉语广告开拓国内甚至国际市场。同时,汉语有着剪裁嫁接其他语言的历史传统和兼容风格。以汉语广告嫁接少数民族语言,既可赋予汉语广告耳目一新的语言魅力,也可助推少数民族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还可实现民族语言传承与民族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H2
【正文快照】: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无论看电视还是上网,人们仿佛置身广告的世界。广告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既考验着人们的耐心,也吸引着大家的眼球。一条成功的广告往往是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既能将商业的产品信息广而告知,又能给消费者带来美的享受。广告作为一种文化产业,还是一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阳小华;从语言功能看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合理性[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2 周建民;;广告语言对语言生活的影响[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4期
3 李洁;;“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相结合”论坛在北京举行[J];语言科学;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姚羚羚;;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的国家整合逻辑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8期
2 宋扬;;秩序控制、心理模拟与智能发展的语言哲学视域——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的本体功能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10期
3 卡米力江·阿不都克力木;;新疆锡伯族语言传承政策的构建[J];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02期
4 陈丽萍;;藏英语言中时间词汇的文化语境比较[J];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02期
5 刘少杰;;少数民族英语教育的族群同构与族群选择模式[J];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04期
6 陈卫亚;王军;;从社会学相关理论看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之必要性及政策调整[J];民族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7 杨旭;;侗族劝世歌语言功能初探[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年10期
8 王憬晶;;从广告语言与流行语言的互动关系看广告文案的写作[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陈卫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小琴;羌族地区中小学羌语文课程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王雅俊;论语言权及其立法保护[D];新疆大学;2008年
3 王春磊;古代汉语中的非汉语词汇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4 钱星;街津口赫哲族学校民族语言课程的演变与反思[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5 程展;新型城市化建设中的城市外观语言考察[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6 韩京松;湖南省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能力培养路径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宇明;;关注语言生活[J];长江学术;2006年01期
2 王远新;当代民族语言学的若干反思[J];贵州民族研究;1994年02期
3 徐秀娥,董建新;语言功能的哲学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6年01期
4 詹真荣;对前苏联民族语言问题及其政策的历史考察[J];江西社会科学;1994年04期
5 眸子;语言生活与精神文明[J];语文建设;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石;;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发展及其学科建设研讨会在穗召开[J];学术研究;2009年07期
2 周晓梅;;欧盟对区域性及少数民族语言的援助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5期
3 时静;;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法务翻译制度问题的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4 谭抗梅;周晓梅;;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政策研究[J];电子世界;2013年06期
5 陈卫亚;王军;;从社会学相关理论看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之必要性及政策调整[J];民族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6 斯岑;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与展望[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7 邓佑玲;互联网时代的少数民族语言[J];中国民族;2001年02期
8 李艳,金国兴;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发展趋势[J];学术探索;2002年01期
9 李怀宇;浅论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转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王波;从少数民族语言看词语分类的差异[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宏开;;改革开放以来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2 Douglas A.Kibbee;;比较视野下的少数民族语言保护(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明;语言平等观:中国的实践与经验[N];中国民族报;2006年
2 冒浩文 林启词;少数民族语言亟待保护[N];中国民族报;2005年
3 关应祥 记者 马三成;加大少数民族语言学习培训力度[N];解放军报;2009年
4 本报评论员;保护少数民族语言不仅仅是那一小部分人的责任[N];贵州民族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付叶宏;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保护应分类进行[N];中国民族报;2004年
6 记者 高敬云;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化进程提速[N];中国民族报;2004年
7 钟歆;维护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N];中国民族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李寅 肖静芳;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化,技术可行市场难测[N];中国民族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山风;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及其相关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李静;从满语看如何保护传承少数民族语言[N];中国文化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艳霞;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雪娇;新疆少数民族语言影视译制业现状及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2 任屹立;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3 图亚;西藏、新疆、内蒙古三个自治区语言立法现状与完善[D];内蒙古大学;2014年
4 马嬉艳;抗战时期云南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研究回顾[D];云南大学;2012年
5 李增芳;西双版纳磨憨口岸跨境少数民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龙晓雪;民族杂居村落语言使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栾福鑫;满语保护和发展的政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8 高玲;从生态语言学视角解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陈微;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达斡尔语的流失与保持[D];内蒙古大学;2008年
10 梁丽;吉首苗族语言使用情况调查[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46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46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