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疑问句的偏误研究
本文关键词:初级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疑问句的偏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疑问句 韩国留学生 初级阶段 偏误分析 教学建议
【摘要】:现代汉语疑问句是按照句子的语气或用途分出来的四大类句类之一,也是人们交流中广泛使用的一类句子,它一直是学者关注研究的焦点。现代汉语疑问句本体研究硕果累累,然而,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发展时间较短,虽然汉语教材不断丰富,各种资料层出不穷,但是,面向外国学生的现代汉语疑问句的教学及研究成果并不十分丰富。所以,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通过查阅大量前人研究专著及分析语料,写出本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现代汉语疑问句的四大类,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和正反问句,以汉语学习时间三个月的韩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初级阶段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疑问句的偏误情况。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现代汉语疑问句本体的研究情况和对外汉语方面疑问句教学的研究现状。另外,笔者还阐述了本课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是回顾汉语疑问句四大类情况,介绍四类疑问句的结构特点、应用情况及部分语法项目之间的区别。第二章是笔者根据自己的学生习得汉语疑问句出现的错误及搜集的语料,分析偏误的类型、产生的原因及其是否具有普遍性。第三章是笔者根据偏误原因和习得的难易程度给出适当的教学建议和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的结尾部分是对论文的一个简要总结,指出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最后,笔者附上教基础班韩国学生四类疑问句时使用的教案。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文杰;;老婆要学坏[J];故事家(微型经典故事);2010年03期
2 胡文杰;;老婆要学坏[J];喜剧世界(下半月);2010年06期
3 鲍丽娟,由田;关于韩国留学生阅读课教学的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闫恒;对韩国留学生汉语发音中一些问题的解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李吉子;;对韩国留学生的医古文教学之我见[J];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08期
6 郑巧斐;;韩国留学生“一样”句及“不一样”句的使用情况考察[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陈燕玲;;韩国留学生汉语发音习得偏误及对策[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8 郑巧斐;胡洪显;;韩国留学生三种否定比较句式的习得研究——“没有”句“不如”句“不比”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01期
9 王君明;崔瑛;常瑛;贾玉梅;冯静;;韩国留学生中药学教学心得[J];中国医药导报;2012年05期
10 肖锐;;在华韩国留学生专业选择与困境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华勇;金东洙;;韩国留学生系统解剖学三语教学模式的探索[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华勇;;韩国留学生人体解剖学学习焦虑感分析[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华勇;;针对韩国留学生三语教学模式的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2年
4 樊富珉;郑善美;;团体心理辅导对韩国留学生文化适应的干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陈华勇;;针对韩国留学生“stress”的策略初探[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迎永 郭松;挖掘特色市场[N];金融时报;2004年
2 常宇;一个韩国留学生的中医情结[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应”的两种读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4 唐小明 陈鑫 本刊记者 奚正东;追求“零缺陷”的教育[N];成都日报;2007年
5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地方”的两个读音意思有何区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6 张倩;让警徽更明亮[N];西安日报;2005年
7 ;敞开国际胸怀 铸造特色品牌[N];连云港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于宛尼;整容:美丽的唯一途径?[N];工人日报;2010年
9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源于”跟“缘于”用法有什么不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10 ;中国双赢外交博得赞赏[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芮晟豪;传播网络分析:韩国留学生在上海的文化适应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柳;在苏韩国留学生的族际交往和国民性认知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贾亚妮;韩国留学生汉语口语焦虑感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洪志瀚(HONG JI HAN);韩国留学生习得副词“才”和“就”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4 柳杉杉;韩国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与教学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友栋;韩国留学生连谓句偏误分析与教学建议[D];鲁东大学;2016年
6 刘琳萍;韩国留学生写作中主语残缺问题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7 王一宁;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韩国留学生“了”的习得偏误分析[D];渤海大学;2016年
8 朱琳;基于语料库的韩国留学生书面语词汇习得情况考察[D];吉林大学;2016年
9 张主惠(Juhye Jang);汉语中高级韩国留学生条件、让步类关联词语使用偏误情况考察[D];南京大学;2016年
10 黄娟;初级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疑问句的偏误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51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51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