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中华多民族文学经典理应进入中文系课堂

发布时间:2017-11-07 10:28

  本文关键词:中华多民族文学经典理应进入中文系课堂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文学研究 中华多民族 二级学科 实践证明 英雄史诗 四杰 格萨尔王传 福乐智慧 江格尔 沈宋


【摘要】:正在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文学研究的总体框架及其二级学科的确立,应当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业绩之一。尽管如此,百年来的研究与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划分确实还存在着若干不合理的成分。首先,汉语文学史的研究与教学本身,就存在着很多争议。学术界已不满足于简单地以朝代划分的传统分期方法,而是希望从文学发展的内在脉络重新解读文学史现象。在传统观念中,文学、历史、哲学密切相关,难分彼此;而今泾渭分明,彼此悬隔。中文系又分为语言和文学,文学又分为古代、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H193
【正文快照】: 在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文学研究的总体框架及其二级学科的确立,应当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业绩之一。尽管如此,百年来的研究与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划分确实还存在着若干不合理的成分。首先,汉语文学史的研究与教学本身,就存在着很多争议。学术界已不满足于简单地以朝代划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微;坚守人类文化的自由精神——“文化视野与中国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纪要[J];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04期

2 刘继保;“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综述[J];红楼梦学刊;2002年03期

3 本刊编辑部;;开拓中国文学研究的创新体系[J];文学评论;2006年01期

4 跃进;;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J];文史哲;2007年05期

5 ;高校学报名栏“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建设成绩显著[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J];文学评论;2008年04期

7 张军;;一部独特的红色文学史的建构——评《权力·主体·话语——20世纪40—7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5期

8 由兴波;;俄罗斯1991—2011年中国文学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5期

9 吴宏一;中国文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文学评论;1999年06期

10 ;征稿启事[J];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冕;;中国文学研究五十年[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6)[C];1999年

2 吕进;;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陶德宗主编《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序[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陶德宗;;后记[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化视野与中国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召开[N];文艺报;2001年

2 冷川;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视域[N];光明日报;2013年

3 曾静 肖海鹰;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发展策略[N];光明日报;2001年

4 通讯员 李煜华;全国博士后首次纵论中国文学研究[N];中国人事报;2007年

5 记者 舒晋瑜;首届中国文学研究博士后论坛寄言深远[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杨子彦;“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7 宗周;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思考[N];中华读书报;2012年

8 顾伟列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中国文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东北师范大学 刘建军;中国文学研究要围绕“中国梦”的实现[N];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执笔 刘跃进;近年来中国文学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顾宁;网络社会环境下的当下中国文学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龚tq;《文艺复兴》杂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朱敏雅;抒情与史诗的辩证[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52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52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6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