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绘本中“愤怒”情绪的多模态转—隐喻表征——认知诗学视角
本文关键词:叙事绘本中“愤怒”情绪的多模态转—隐喻表征——认知诗学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多模态转喻 多模态隐喻 多模态认知诗学 叙事绘本
【摘要】:本文提出情绪的多模态转—隐喻表征连续体模型和图文多模态表征系统,以几米的十部叙事绘本为语料,系统考察"愤怒"的图像表征手段,总结"愤怒"转—隐喻多模态协同构建的规律,阐释其认知诗学效果。语料分析表明,除高频使用"愤怒情绪的生理效果代愤怒情绪"这一常规转喻外,几米还频繁使用隐转喻,形象刻画强烈愤怒情绪导致的夸张效果,吸引读者注意力。最具认知冲击力的视觉表征是隐喻,几米频繁使用亮丽的色彩、形状、构图等视觉元素,基于转喻—隐喻的互动,把"愤怒是容器中的气体"、"身体是容器"、"强度大是空间上的大"等基础隐喻整合构建出"愤怒是火焰"、"愤怒是怪兽"、"愤怒是自然的力量"等概念隐喻。图像元素对语言隐喻的"去熟悉化"处理,刷新读者的常规图式,产生语言隐喻无法比拟的认知诗学效果。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反讽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5BYY0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叙事‘语篇视角’的认知诗学研究”(项目编号:13YJA74008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央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资助项目“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现当代小说的认知诗学研究”(项目编号:2462015YQ09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05
【正文快照】: 1.引言“愤怒”是人类愿望得不到满足,实现愿望的行为一再受到阻挠引起的紧张积累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叶奕乾等1997:348,转引自孙毅2013:148)。在认知语义学领域,“愤怒”是研究最多的一种情绪概念(K錸vecses 2000)。K錸vecses(1986,2000,2002)、Emanatian(1995)、GeeraertsGro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战子;陆丹云;;多模态符号学:理论基础,研究途径与发展前景[J];外语研究;2012年02期
2 蒋婷婷;;多模态隐喻建构的认知初探[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2年02期
3 李力;;幽默的多模态[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陈明瑶;谢莉;;论多模态隐喻的认知和情感说服功能[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5 王娣;陈海庆;;多模态语篇中模态间的协同关系[J];知识经济;2013年09期
6 杨旭;汪少华;;电视广告音乐的多模态隐喻机制分析[J];外国语言文学;2013年03期
7 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01期
8 金雅声;胡阿旭;;少数民族语音多元化和多模态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裴晓娜;;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08期
10 胥国红;曲航;;多模态语篇分析——信息时代的新视角[J];山东外语教学;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康志峰;;口译中多模态的AA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党军;;双语词典的多模态化——用户·词典·编者[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莹;多模态语篇分析[D];东北大学;2009年
2 周燕红;幽默广告的多模态语篇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于萍;购物网站的多模态设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窦红双;话语的多模态性:理论与实践[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龙艳琴;汉语房地产平面广告中多模态隐喻的意义建构[D];西南大学;2012年
6 袁艳艳;动态多模态话语的模态协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张艳玲;多模态电视公益广告的互动意义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廖守通;多模态平面商业广告语篇的衔接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9 刘娜;政治漫画中画喻及多模态隐喻的认知语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0 孙洋洋;视觉环境下广告语篇的多模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52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52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