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理论时代”翻译学的知识生产
发布时间:2017-12-07 17:24
本文关键词:“后理论时代”翻译学的知识生产
【摘要】:近年来翻译学在我国发展迅速,但在翻译进入一个全新的职业化时代的同时,翻译研究也正步入一个理论热潮消退的"后理论时代",理论研究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思考新时期翻译学的发展之路首先需厘清学科逻辑起点,明确学科的立身之本。翻译的复杂性决定了翻译知识的丰富性和学科体系的开放性,但左右学科发展的并非学科体系的无限扩张,而是学科功能的有效发挥。"后理论时代"学科关注的范围将从翻译理论的体系建构转移到整个学科的知识生产。新时期的翻译学具有更强的知识生产能力,知识形态更为丰富,知识生产主体更加多元化,知识生产方式更突出协同性和社会责任性。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基金】: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15BYY020) 国家语委2015年度科研立项重点项目“国家语言服务的战略规划和政策管理研究”(ZDI125-49)资助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近年来,翻译学在我国发展迅速,学科身份获得了体制确认,学科队伍日渐壮大,职业教育如火如荼,学科影响力日益增大。翻译学科的发展既得益于全球化市场对翻译服务的需求增长和信息化条件下翻译行业的技术进步,也得益于长久以来人们所累积下来的翻译理论研究成果。然而,在翻译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卢迎伏;;“生产的美学”——“后理论时代”美学研究的新路径[J];当代文坛;2010年03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柴焰;;“后理论时代”:命名误用与歧义[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本文编号:1263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263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