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宁波话连-介词“等”的用法及其来源
本文关键词:一百多年前宁波话连-介词“等”的用法及其来源 出处:《语言科学》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传教士编写的各类宁波话文献中"等"为兼用做连词的介词,功能活跃,尽管在今宁波话已消失。结合明清吴语文献及南方其他汉语方言如湘方言邵东话、石城(龙岗)客家话中"等"皆可用做给予义动词、致使义动词和被动标记。汉语方言中"等"的语法化路径为"等给予""等让、使""等被动标记";同时表致使义的"等"还可以演变为伴随介词,并进一步发展为其他介词和并列连词,这种演变也具有类型学依据。
[Abstract]:From the middle of nineteenth Century to the beginning of twentieth Century, "Ningbo", a preposition written by all missionaries in Ningbo, has active functions, though it has disappeared in today's Ningbo dialect. Combined with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literature and other Southern Wu dialect Chinese dialects such as Hunan dialect, Shaodong dialect rock (Longgang) in the "Hakka" are used as verbs, which give verbs and passive markers. The grammaticalization path of "waiting" in Chinese dialects is "equal giving", "equal giving", "making" and "other passive mark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causative meaning of "waiting" can also evolve to accompany prepositions, and further develop into other prepositions and coordinate conjunctions, which also has typological basis.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域外吴语文献的调查和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1YJC74006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7
【正文快照】: 1引言连-介词是指可以兼做并列连词的介词,这类词是汉语及其方言中的多功能虚词,学界的研究成果颇多。历史语法中“和”类虚词,如及、与、共、将、和、同、跟(李崇兴1994;于江1996;吴福祥2003),汉语方言如上海话“搭、帮、脱”(刘丹青2003)、绍兴柯桥话“作”(盛益民2010)、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志锋解说宁波话》简介[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06期
2 沈怀兴;;小珠大珠落玉盘——评《周志锋解说宁波话》[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王超;;宁波话歇后语的文化阐释[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9期
4 汪平;;宁波方言连调的探讨[J];语言研究;1990年02期
5 韩光智;;“石骨铁硬”宁波话的“软”和“硬”[J];宁波通讯;2010年03期
6 徐波;宁波方言中的“头”尾词[J];湖州师专学报;1997年01期
7 赵则玲;;宁波话与上海话比较及其历史成因[J];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12期
8 金学种;;闲话“宁波闲话”[J];雨花;2011年08期
9 徐波;;舟山宁波话的语音特点及历史成因[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阮桂君;;宁波话语助词“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凌锋;;“最大对立”还是“充足对立”——苏州话与宁波话、北京话和英语元音系统的比较[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徐青;;舞蹈《35 71 2-》创作有感[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顾玮;宁波闲话,,咋话的嘞?[N];宁波日报;2005年
2 记者 王佳 通讯员 胡彦;“老派宁波话”有了语音活档案[N];宁波日报;2014年
3 周志锋;宁波话里的“烂泥”[N];宁波日报;2011年
4 周志锋;宁波话里的“累”[N];宁波日报;2011年
5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陶寰;“阿拉”这个词其实来自宁波话[N];东方早报;2014年
6 周志锋;“蕊头”与“围巾”[N];宁波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蒋艳;宁波话中的虚词“勒”及其语法化过程[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475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347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