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汉英语言中形式与语义悖义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5 19:42

  本文关键词:汉英语言中形式与语义悖义现象研究 出处:《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汉英语言 形式 语义 悖义


【摘要】:汉英语言中肯定语句表否定意义,否定语句表肯定意义,以及一词或词组具有肯定与否定相反含义的现象非常普遍。汉英研究者对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案方面,很少进行系统的分类表述。因此,我们从汉英语言中形式与语义悖义的这三类现象着手,揭示了产生这三类现象的四大理据:交际主体者的心理、语境顺应、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以及语言的地域与历时差异的影响,剖析了其在汉英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翻译实践与教材编写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Abstract]:In Chinese and English, positive statements have negative meanings and negative statements have positive meanings. It is very common that the word or phrase has the opposite meaning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Chinese and English researchers mainly focus on the case study, few 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Starting from the three kinds of phenomena of form and semantic contradic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we reveal the four main motivations for these three phenomena: the psychology of the communicative subject and the adaptation of the context. The economic principle of language and the influence of regional and diachronic differences of language are analyzed, and its application value in Chinese-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textbook compilation is analyzed.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2015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英汉语言中形式与语义悖义现象的对比研究”(15Y10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36;H313
【正文快照】: 语言形式与语义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肯定形式常常表达肯定含义,否定形式常常显示否定意义。如:“他热爱他的事业”这句话无论是在汉语里还是在英语中都只能表达肯定的“热爱”的含义,不会表达否定的“不热爱”的意义。同一个词或词组所指称的事物应该是确定的,不能既指称A,又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小宝;英语口语动词搭配初探[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杨廷君,李仕俊;半助动词had better用法探微[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Z1期

3 王晓梅;;英汉并列连词句法分布之对比[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周小兵;频度副词的划类与使用规则[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5 吕玉叶;Mrs Dalloway中的语法变异[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6 王晓农;;英语成对词的语言特点及其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7 王晓农;常波;;名词后Vi-ng与对应从句认知学对比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余丽君;英语含蓄条件句的理解与翻译[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9 姜玲,刘光耀;系统对应说与转化机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郭明;论不同级阶的语法转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琼芳;论英译汉中的名转动现象[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袁芳;现代汉语“很”与英语对应程度副词的对比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张翠玲;汉语情态补语英译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潘妍;“在”和“at”的对比分析及其偏误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5 侯佩佩;汉英语N+N复合名词构词认知理据对比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高宇;汉英状语及其句法位置的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旭;李欧梵散文中的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彦;英语条件句及其在高中英语中的教学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燕;中美英语硕士论文中强调词使用的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陈琳;有关英语进行式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少英;汉英语言中的“红、白、黑”[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朱海燕;;汉英语言差异的蕴含[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秦琳;;从哲学观浅析汉英语言之差异[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S2期

4 孟红;;浅谈汉英语言中与“水”有关的习语的文化内涵及翻译[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05期

5 陈小慰;论汉英语言中“殊途同归”和“似是而非”现象[J];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6 蔡忠;;汉英语言中“白色”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大家;2010年02期

7 王美华;武明飞;;略论汉英语言的差异[J];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34期

8 黄敏;汉英语言差异与跨文化交际[J];成人高教学刊;2000年02期

9 刘永红;从汉英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化的不同[J];新闻出版交流;2000年04期

10 胡月增;谈汉英语言的主要差异[J];中州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魏志成;;汉英语言关系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王育英;;汉英语言差异与共使用者的思维差异[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侯晓玉;金晓玲;;汉英语言形式对比及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万迪梅;;汉英语言差异与英语名词的汉译技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传彪;许智坚;;试谈“信”译与变通[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刘sュ,

本文编号:13845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3845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1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