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合逻辑的语言表达的意义——以“没有长度的棍子”为例
本文关键词:关于不合逻辑的语言表达的意义——以“没有长度的棍子”为例 出处:《外语学刊》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自然语言中不乏不合逻辑的表达。关于不合逻辑的表达的意义,维特根斯坦认为我们无法想象也无法理解不合逻辑的东西,不合逻辑的表达无法想象,也无意义,如"没有长度的棍子"。然而类似"太阳从西边出来"的表达同样不合逻辑,却可以想象,有意义。不合逻辑的语言表达到底能否付诸想象?其意义情况又如何?通过回答"没有长度的棍子"为何不可想象、是否有意义及意义是什么等问题,可以发现我们可以想象部分不合逻辑的东西,即不合逻辑并不意味着不可想象,即使不合逻辑且不可想象也并不意味着无意义。
[Abstract]:There is no shortage of illogical expressions in natural language. On the meaning of illogical expressions, Wittgenstein believes that we cannot imagine or understand illogical things, and illogical expressions cannot be imagined. It makes no sense, such as "without a stick of length." but expressions like "the sun comes out of the west" are illogical, imaginable, meaningful. Can illogical expressions be imagined? What's the meaning? By answering the question why "a stick without length" is unimaginable, whether or not it has meaning and what meaning is, we can find that we can imagine some things that are illogical, that is, illogic does not mean unimaginable. Even illogical and unimaginable does not mean meaningless.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成都市新都一中;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汉非限定小句的功能类型研究”(15BYY01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30
【正文快照】: 1引言乔姆斯基和维特根斯坦关于意义的观点基本对立。乔姆斯基认为语义由句法结构和词项决定,基本持意义组合论(semantic compositionality)的观点(Pagin,Westerst°ahl2011),而维特根斯坦强调表达式的意义在于其使用情境的观点则可归入意义整体论。但是,他们在不合逻辑的表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文炳;陈嘉映;;普通语法、形式语法和哲学语法比较[J];外语学刊;2010年01期
2 杜世洪;;关于假装的语言分析和概念考察——对中国后语言哲学的一个思考[J];外语学刊;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丽丽;戴卫平;;生成语法对教学研究的启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2 陈维振;庄陶;;二阶假装的可能性问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3 赵荣;;语言作为民族性格载体的途径分析[J];外语学刊;2012年02期
4 王和玉;;维特根斯坦与乔姆斯基的语言思想辨析[J];外语学刊;2012年03期
5 郭佳;;论维特根斯坦意义理论中的“逻辑证实”[J];外语学刊;2012年04期
6 谭福民;;论功能语法的语义逻辑框架[J];外语学刊;2013年05期
7 刘利民;;关于“主语”性质的理论思考——“主语”系列研究之一[J];外语学刊;201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娟娟;现代汉语存现句的构式语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刘方华;论不合逻辑的语言表达的意义[D];西南大学;2013年
3 李飞;现代汉语双动词“V_1+V_2”构式的内部逻辑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韩林合;维特根斯坦论“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2 涂纪亮;维特根斯坦的语法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杜世洪;;我们无法“假装假装”——有感于奥斯汀和陈嘉映有关假装的论说[J];外语学刊;2006年06期
4 钱冠连;;西语哲在中国:一种可能的发展之路[J];外语学刊;2007年01期
5 王寅;;语言研究新增长点思考之四:后语言哲学探索——语言哲学、后语言哲学与体验哲学[J];外语学刊;2008年04期
6 陆俭明;郭锐;;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J];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戴娟;;“救火”“养病”释疑[J];中文自学指导;1994年04期
2 孟广君,金琳,孙怀香;英汉语模糊性分析[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王国锋;有理由说“对”[J];咬文嚼字;2004年10期
4 郭攀;非逻辑性词语的表意分析及规范[J];语文建设;1994年04期
5 郝钫瑶;郝春生;;谈“网络语言”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6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方华;论不合逻辑的语言表达的意义[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01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40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