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朝鲜朝汉语声调标记“质正”

发布时间:2018-01-11 05:01

  本文关键词:朝鲜朝汉语声调标记“质正” 出处:《古汉语研究》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朝鲜朝 汉语声调标记 质正


【摘要】:朝鲜朝汉语官话语音"质正"制度运行,具有建立汉语语音声调标记体系的重要功能。质正官对于汉语声调的"质正"就是必不可少的。他们以谚文与傍点相结合,标记汉语官话语音的声韵调。朝鲜司译院就有许多这样手写傍点的汉语资料,以傍点标记声调。一般认为,这种记载较早见于《训民正音》,最初以点符注于谚文字符之前,称为"傍点"或"声点"。此后许多朝鲜汉语教课书和工具书中都使用这一注音系统。
[Abstract]:Korean Chinese Mandarin speech "quality" system, has an important function to establish the Chinese speech tone marking system. Quality is for Chinese tones "quality" is essential. They combine with near Hangul, Chinese Mandarin speech marking tones. The Korean translation department there are many such handwriting near the point of Chinese data, with near point mark tone. Generally, the recorded earlier in the < hunminjeongum >, initially with a dot in Hangul characters before, called "bang" or "sound". Since then many Korean Chinese textbooks and reference books are used in the phonetic system.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厦门大学中文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珍藏明清汉语文献挖掘与研究》(12&ZD17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朝鲜朝汉语官话语音“质正”制度研究》(14XYY023)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重点社科研究项目《朝鲜朝汉语官话语音“质正”制度运行研究》 延边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朝鲜朝汉语官话词汇“质正”研究》(2011600-602015002)
【分类号】:H11
【正文快照】: 一建立汉语官话语音声调傍点标记体系河野六郎对于谚文标注汉语语音声调的问题,曾做过比较深入的研究,他较早发现了《训民正音》中有关汉语声调的明确记载文献。我们也发现了相关资料的佐证,据朝鲜李裕元著《嘉梧藁略·册一》中《乐府·训民正音》篇有载:圣人制乐应时候,子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俐李;二十世纪汉语声调理论的研究综述[J];当代语言学;2004年01期

2 刘俐李;;汉语声调的曲拱特征和降势音高[J];中国语文;2005年03期

3 宋益丹;;汉语声调实验研究回望[J];语文研究;2006年01期

4 徐瑾;;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5 王茂林;;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彭玉康;胡袁圆;;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回望[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李超;;从古乐谱探析汉语声调的理论与方法[J];艺术百家;2008年05期

8 陈钰;武青春;;越南留学生的汉语声调学习难点探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版);2008年02期

9 袁媛;;俄罗斯学生汉语声调学习[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郭星;;近六年来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述评[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默;王建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声调认知发展的计算机模拟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陈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声调认知发展模拟[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3 陈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声调认知发展模拟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4 谷丰;王晓东;陈林;;汉语声调加工过程中的大脑半球优势[A];Proceedings of the 8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C];2009年

5 周同春;;汉语声调教学新探[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郭径遂;刘亚丽;谢凌云;;新疆民族大学生汉语声调感知与发声偏误关系[A];中国声学学会第十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蔡莲红;刘涛;吴志勇;蔡锐;;汉语声调音域规范模型初探[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特约记者 胡胜友;汉语声调对人类大脑如同音乐[N];大众科技报;2006年

2 何聪;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常用右脑[N];人民日报;2006年

3 记者  陈敬农 通讯员  胡胜友;我科学家揭示人类左右脑分工机制[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默;无声调语言母语者汉语声调浮现过程的实验和模拟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08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408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2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