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语言距离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机理与政策推演

发布时间:2018-01-11 10:31

  本文关键词:语言距离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机理与政策推演 出处:《学术月刊》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语言距离 国际贸易 服务贸易 语言推广


【摘要】:语言距离是两国语言差异程度的度量,其经济学内涵表现为习得某语言的成本,理论界采取四种方法测度。语言距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厘清为三个命题:(1)通用语言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了双边贸易;(2)语言距离与贸易流量反相关;(3)服务贸易更注重使用语言作为基本工具,因此语言距离对服务贸易流量的影响显著大于货物贸易流量的影响。语言距离影响国际贸易的背后机理表现为语言距离意味着交易成本,而国际贸易的实现机制是消除语言文化差异,降低交易成本。因此,改善双边贸易应该注重语言的因素,加快语言推广,这也是国家文化大繁荣战略的题中之义。
[Abstract]:Language distance is a measure of the degree of languag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its economic connotation is the cost of acquiring a language. 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 distance on international trade can be clarified into three propositions: 1) the common language reduces transaction costs and promotes bilateral trade; (2) language distance is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trade flow; Trade in services focuses more on the use of language as a basic tool. Therefore, 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 distance on the flow of trade in services i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n the flow of trade in goods.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behind 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 distance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s that language distance means transaction cost. The realization mechanism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s to eliminate the difference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reduce the transaction cost. Therefore, to improve bilateral trad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factors of language and speed up the promotion of language. This is also the theme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prosperity strategy.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数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语言距离的经济学测评及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引力模型的拓展与实证(”13CJL041)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语言距离的测度方法及其在收入分配理论中的应用(”ZR2014GP00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740;H0-0
【正文快照】: 当今,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深度与广度,因此,国际贸易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完善。通常认为,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结构、利益分配等内容。针对相关的理论,学界基于引力模型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以期寻找影响国际贸易流量的因素。显然引力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苏剑;黄少安;;语言距离的测度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J];江汉论坛;2015年03期

2 王海兰;;语言的多层级经济力量分析[J];理论学刊;2015年05期

3 刚翠翠;任保平;;语言特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解释与经验检验[J];经济科学;2015年03期

4 李增刚;赵苗;;英语语用水平与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3年03期

5 张卫国;陈贝;;引力模型与国际贸易问题中的语言因素:一个文献评述[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宗彪;企业异质性、贸易成本与服务业生产率[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2 李清清;英语和法语国际传播对比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贝;语言对中国对外贸易流量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趋势[D];山东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吉昌;论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路[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胡均民;试论服务贸易自由化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马向敏;;当前我国文化服务贸易浅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年10期

4 林珊;;福建服务贸易发展问题探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5 范爱军;李菲菲;;服务贸易对我国就业的影响研究——基于1982-2010年数据的协整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6 ;设计服务贸易的机遇与挑战[J];设计;2011年06期

7 ;我区组织企业参加山西省服务贸易工作会议[J];硅谷;2011年24期

8 赵桂芝;浅述发展我国的服务贸易[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9 邵成;;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山西青年;2013年10期

10 ;服务贸易中的电影谈判项目[J];电影通讯;199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中国的服务贸易管理亟待提高美国服务贸易管理实践的启示[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三)[C];2004年

2 程大中;陈宪;;上海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展的比较研究[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刘静;;服务贸易对就业的影响研究[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4 熊涓;朱勇;;构建和谐经贸关系发展黑龙江省服务业及服务贸易[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专辑[C];2007年

5 项义军;;加快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分析[A];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结构优化与创新研究[C];2008年

6 ;第七章 促进黑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A];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C];2008年

7 郑吉昌;姜文杰;;中国发展服务业政策与发展服务贸易政策的结合[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2辑)[C];2008年

8 郑吉昌;;全球服务产业转移与服务贸易的新发展[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2辑)[C];2008年

9 杨逢珉;张娣;;新加坡服务贸易发展对上海的启示[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2辑)[C];2008年

10 汤婧;;美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A];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2012[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永军;服务贸易的定义和分类[N];中国化工报;2001年

2 资料提供:WTO编写组;服务贸易的发展及服务贸易的内容[N];中国煤炭报;2000年

3 记者 杜登彬;服务贸易要破除五个障碍[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4 黄伟;东亚服务贸易后来居上[N];中国商报;2002年

5 杨学聪;北京服务贸易协会成立[N];北京日报;2007年

6 张晓蕊邋赵艳红;服务贸易将现“北京品牌”[N];北京商报;2007年

7 张毅;五年内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将翻一番[N];中国改革报;2006年

8 王健 李川;发展护理服务贸易 拓展国际护理市场[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上官卫国;我国首次发布服务贸易发展报告[N];中国证券报;2006年

10 春生;服务贸易三年后将翻番[N];中国证券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小新;服务贸易发展史与自由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卢仁祥;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互动关系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3 陈蕾;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邱爱莲;生产性服务贸易前向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TFP的作用[D];辽宁大学;2015年

5 冯晓玲;美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6 郑辉;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7 潘菁;开放经济下知识型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徐光耀;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相关性和比较差异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韩岳峰;美国服务贸易模式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包艳;中日服务贸易发展及其对两国经济关系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文婷;促进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2 黄鹭凌;我国知识型服务贸易发展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肖志鹏;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马学文;论我国服务贸易的问题及对策[D];吉林大学;2009年

5 孙晓娟;天津市服务贸易发展及其政策选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6 陈雪;韩国服务贸易发展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张爽;中国与美国、加拿大服务贸易发展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王斐婷;基于服务贸易发展的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机理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9 蓝春汛;国际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10 王周博;论服务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09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409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4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