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跟”的语法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6 11:38

  本文关键词:“跟”的语法化研究 出处:《淮北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语法化 动因 机制 新义


【摘要】:“跟”最初用作名词,在汉语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动词、介词、连词三种词性。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欲从“跟”的语法研究价值入手,理清“跟”自古以来的语法化过程,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首先,我们研究“跟”语法化的过程,发现“跟”在南宋时期引申出动词义,在元代语法化为介词,在清代语法化为连词,我们同时分析了“跟”用作处所介词的情况。其次,在“跟”的语法化过程研究基础上,我们得出“跟”的两条语法化路径:第一条,名词伴随动词伴随介词并列连词;第二条,伴随介词处所介词经由介词。最后,我们分析得出,诱发“跟”的语法化发生的动因是隐喻和转喻,发生机制是重新分析和类推。
[Abstract]:"heel" was originally used as a noun, and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development, it produced three kinds of parts of speech: verb, preposition and conjunction.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intends to start with the grammatical research value of "heel". First of all, we study the process of grammaticalization of "follow" and find that "follow" extended the meaning of words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and changed into prepositions in Yuan Dynasty. In the Qing Dynasty, we analyze the use of "heel" as a locative preposition.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f the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 of "heel", we draw two grammaticalization paths of "heel": the first. A noun is accompanied by a verb with a preposition and a conjunct; Finally, we find that the causes of grammaticalization of "heel" are metaphor and metonymy, and the mechanism is reanalysis and analogy.
【学位授予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敏;;关于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1期

2 曹爽;;语法化理论与近年汉语语法化研究进展[J];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3 孙悠夏;;功能主义与形式主义的语法化研究评述——语法化的本质特征、机制及动因探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4 孙颖颖;;语法化研究综述[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10期

5 刘永华;;汉语虚化、语法化研究综述(上)[J];语文学刊;2014年03期

6 段贺磊;;语法化研究综述[J];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24期

7 周姿含;;“比”的语法化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3年24期

8 王寅;狭义与广义语法化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黄立鹤;向明友;;历史与发展:境外汉语语法化研究综述[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高彦收;;语法化研究综述[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高成建;;“不成”的语法化研究综观[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饶琪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内外语法化研究的交流平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张秀松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法化研究的现实与困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董秀芳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法化研究:争议与发展并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峰山;“跟”的语法化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曹杰旺;中西方语法化研究发展史初探[D];山东大学;2007年

3 范丽娜;分句结合方式的语法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传强;否定转移的语法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胡玲;“X以来,,Y”句的成句条件及语法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6 谢子文;“竟然、居然”语法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范桂娟;《助字辨略》语法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沈娜;汉语“方”的本义及其语法化研究[D];温州大学;2012年

9 曾仪菲;汉语“从”的语法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陈云香;汉语“个”的语法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32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432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0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