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意义——中西文论关键词比较
发布时间:2018-02-26 00:33
本文关键词: 言意关系 语言工具论 语言本体论 中西比较 异质性 出处:《学术研究》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西文化和文论对语言与意义关系的论述,是中西文论关键词比较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最有学术价值的问题。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中西方呈现出各自发展的态势,中国言意关系的主流是以语言工具论为代表的承认语言局限性的观点,主张通过体悟性的"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实现终极意义,而西方言意关系的观点则更加复杂,对语言本质的看法经过了从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语言工具论发展到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语言本体论的历程。中西在语言本质观、语言生成意义的方式、语言生成意义的效果三个方面均呈现出相似又相异之处,因此,在进行中西方文化的双向比较时,如何看待跨文明对话中的异质性是一个始终无法回避的议题。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literary theory on language and meaning ,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language .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H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焕军;;浅议20世纪语言本体论[J];理论界;2007年07期
2 王东波;;语言本体论刍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3 于全有;;语言本体论之语言本质观论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柳晓辉;夏千惠;;语言本体论视域中的专名问题[J];外语学刊;2013年05期
5 朱耀平;世界的诠释——伽达默尔的语言本体论思想辨正[J];求是学刊;2002年02期
6 李雪梅;;语言本体论简析——从哲学到现代语言学[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彭爱和;;语言本体论转向与意义的符号性解读[J];外语学刊;2009年03期
8 高云球;;试论语言本体论的哲学基础[J];外语学刊;2008年05期
9 李洪儒;;索绪尔语言学的语言本体论预设——语言主观意义论题的提出[J];外语学刊;2010年06期
10 张延飞;张绍杰;;再论索绪尔的语言本体论——与李文新先生商榷[J];外语学刊;201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伟长;语言论视野下的文学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孙夏;中国现当代油画语言的探索历程[D];云南艺术学院;2015年
3 李雪娇;从描写到解释[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35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535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