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韵律结构音系—句法接口研究:问题、目标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8-03-28 15:24

  本文选题:韵律 切入点:韵律结构 出处:《外语教学》2016年04期


【摘要】:韵律研究是当前语言学研究的一大热点,而韵律结构的研究旨在发现句法结构中所隐含的音系规律,从而为构建韵律模型,并最终为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做出应有的贡献。韵律结构的研究可以把音系学和句法学两大语言学分支学科结合在一起。生成音系学的发展,尤其是以制约条件为重点的优选论的发展,为韵律结构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从音系—句法的接口来探索汉语韵律结构,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涉及,研究的目标需要进一步明确,应对的策略需要根据研究目标进行不断调整。
[Abstract]:The study of prosody is a hot topic in current linguistics, and the study of prosodic structure aims to find out the phonological rules implied in syntactic structure, so as to construct the prosodic model. The study of prosodic structure can combine the two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phonology and syntax. In particula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ptimal selection theory, which focuses on constraints, poses a new challenge to the study of prosodic structures. There are many new problems to be involved in exploring Chinese prosodic structures from the phonemic-syntactic interface. The objectives of the research need to be further clarified, and the coping strategies need to be continuously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作者单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英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英汉韵律结构音系—句法接口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4YJC740124)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韵律音系学的陕西方言韵律研究”(项目编号:2015K005)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类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陕西方言韵律结构的音系—句法接口研究”(项目编号:15JK16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H14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永刚;;论韩礼德的音系观[J];外国语文;2015年03期

2 朱音尔;张吉生;;《音系学系统工程》评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3 赵永刚;;韵律结构的音系-句法接口研究:回顾与展望[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4 张洪明;;韵律音系学与汉语韵律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当代语言学;2014年03期

5 杨鸿武;朱玲;;基于句法特征的汉语韵律边界预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6 杨军;;英汉韵律句法映射的边界可见性[J];外语教学;2012年05期

7 赵永刚;;论音系学的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J];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8 赵永刚;;认知音系学:认知科学与音系理论的交互研究[J];外语教学;2012年01期

9 杨军;;英汉语韵律句法映射的音系层面和语音指征[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10 张洪明;于辉;;形态句法研究的c-统制视角[J];方言;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曹剑芬;;汉语韵律切分的语音学和语言学线索[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永刚;;韵律结构音系—句法接口研究:问题、目标及对策[J];外语教学;2016年04期

2 何兰;;从音步角度来认识格律诗的变格问题[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年04期

3 陈练军;;汉语复合词历时研究述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年02期

4 钱揖丽;蔡滢滢;;采用无标注语料和词“粘连”剔除策略的韵律短语识别[J];计算机科学;2016年02期

5 陈倩;周卫京;龚箭;;英汉条件状语从句韵律结构对比研究[J];镇江高专学报;2015年04期

6 宋曦;;格律诗节律音系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10期

7 陈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韩国女性汉语口语韵律研究[J];南开语言学刊;2015年01期

8 胡公博;;认知语法对音系学研究的新启示[J];海外英语;2015年18期

9 赵永刚;;论韩礼德的音系观[J];外国语文;2015年03期

10 朱音尔;张吉生;;《音系学系统工程》评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梁洁;杨新璐;;维汉广播新闻韵律层级边界特征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11)论文集[C];2011年

2 呼和;哈斯其木格;;面向语音合成的蒙古语韵律特征研究框架[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邹煜;胡凤国;;传媒语音语料库的语料选取和标注[A];第八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王茂林;林茂灿;;普通话自然话语中的下倾[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5 邹煜;;新闻播音语言韵律标注初探[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梁洁;杨新璐;;维汉广播新闻韵律层级边界特征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永刚;;韵律结构的音系-句法接口研究:回顾与展望[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2 赵永刚;;认知音系学:认知科学与音系理论的交互研究[J];外语教学;2012年01期

3 熊永红;黄元龙;;激活扩散模型与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常规关系建构[J];外语教学;2011年04期

4 冯胜利;;韵律句法学研究的历程与进展[J];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01期

5 杨鸿武;王晓丽;陈龙;裴东;郭威彤;蔡莲红;;基于语法树高度的汉语韵律短语预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36期

6 郭中子;;音系学中的功能主义趋势[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杨军;;英汉语韵律句法映射的音系层面和语音指征[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8 张洪明;于辉;;形态句法研究的c-统制视角[J];方言;2008年04期

9 陈拥琼;李红;;论英语语调的语义功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S2期

10 赵忠德;王平;;音系分析中的认知方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秋武;管辖音系学的基本理论及最新发展[J];当代语言学;2000年04期

2 马秋武;管辖音系学:一种以制约为基础的音系学理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王嘉龄!300074;音系学百年回顾[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1期

4 马秋武;依存音系学的形成与发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马秋武;陈述音系学概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05期

6 王茂林;音系学的时长理论[J];当代语言学;2005年02期

7 马秋武;;音系学综观:历史与现状[J];中国外语;2006年02期

8 李兵;;《演化音系学——语音模式的产生》介评[J];现代外语;2007年03期

9 颜宁;;语音学和音系学:学术领域及发展前景[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王红梅;;生成音系学在中国20年来的发展历程[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赵忠德;;音系学[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2 贺俊杰;;基于音系理论的变调自动处理模型[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嘉龄;;轻声与时长[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4 贺俊杰;;跨方言声调生成及变调处理[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5 贺俊杰;;跨方言声调生成系统及变调处理系统的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6 高北刚;;从生成音系学角度谈普通话声母的教学[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前言[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8 许俊;;英语清浊音习得的OT分析(6.音系学)[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马秋武;我的音系学研究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鲜明;综观西方音系学流派[N];光明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史宝辉;汉语普通话词重音的音系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2 马照谦;汉语方言儿化韵的发音音系学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于辉;汉语借词音系学[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睿;大关方言儿化的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林燕妮;当前音系学的研究态势[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颜国凤;管辖音系学:来自吴语和粤语的证据[D];湖南大学;2007年

4 李怡丹;管辖音系学理论下汉语介音的表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吴娟;银川方言声调连续变调的音系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立娟;益阳方言轻声的语音学与音系学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7 马晓莉;汉语中的轻声:轻声的音系学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继媛;重申管辖音系学音段理论及其与声调理论的兼容性[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欧亚丽;系统功能音系学初探[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朱维蔚;青岛方言声调连续变调的音系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76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676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4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