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固阳县自然村村落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
本文选题:固阳县 切入点:自然村 出处:《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对包头市固阳县的自然村村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析了固阳县自然村村名的语言特点,研究了村名背后隐现的地域文化内涵。笔者首先从语音、语法和语义三个语言要素出发,具体从音节数量、构词结构或构词类型及用词特点几个方面对固阳县约1100个自然村村名进行分析归纳,并将全部自然村村名归为汉语村名、蒙古语村名及蒙汉复合语村名三种村名类型,分别总结出各自的语言学规律和特点。挖掘沉淀于村名背后的文化内核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重点。固阳县汉语村名反映着固阳县自古以来的自然环境和地理地貌、更印刻着鲜明的“走西口”移民运动的痕迹;蒙古语村名则体现了蒙古族人民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心理面貌;由于固阳县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一直是蒙汉人民共同杂居的地理所在,因此,固阳县村名更是“记录”着蒙汉民族在宗教、生活习俗及社会心态等方面交流和融合的文化内容。此外,本文也谈及了固阳县自然村村名的管理与规范的问题,探讨了汉语村名和蒙古语村名的命名及更名原则等内容。总之,本文在深入实地调查及搜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尝试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运用文化语言学的方法论,探讨固阳县自然村村落名的语言学规律、考察村名与文化的关系,为地名学及文化语言学的发展做一点贡献。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lingu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natural village names in Guyang County, Baotou City, analyzes the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ural village names in Guyang County, and studies the regional cultural connotations behind the village names.Firstly, the author analyzes and induces about 1100 village names in Guyang County from the aspects of syllable quantity, word-formation structure, word-formation type and word-use characteristics, starting from three linguistic elements: phonetics, grammar and semantics.All the natural village names are classified as Chinese village names, Mongolian village names and Mongolian and Han compound village names, and their respective linguistic laws and characteristics are summarized.Excavating the cultural core behind the precipitation of Yu Cun's name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is paper.The Chinese village name of Guyang County reflect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geographical landform of Guyang County since ancient times, and it also imprints the traces of the migration movement of "walking the west mouth", while the Mongolian village name reflects the rich spiritual world and psychological outlook of the Mongolian people.Due to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Guyang County, it has always been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where the Mongolian and Han people live together. Therefore, the village name of Guyang County "records" the Mongolian and Han nationalities in religion.Life customs and social psychology and other aspects of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content.In addition,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management and regulation of the name of the natural village in Guyang County, and discusses the naming and renaming principles of the Chinese and Mongolian village names.In a word, on the basis of deep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collection of relevant literature,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linguistic law of the name of natural village in Guyang Coun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linguistics and the methodology of cultural linguistics.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llage name and culture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ponymy and cultural linguistics.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世杰;;穆斯林问候语“赛俩目”的文化语言学解读[J];中国穆斯林;2011年06期
2 程克江;中国文化语言的兴起及其导向预测——评文化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3 张亦鸣;论文化语言学的认识论基础及其他——与申小龙博士论文化语言学[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4 萧国政;;文化语言学的方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5 黄南松;;独具特色的文化语言学新作——评《浮出瀚海》[J];学习与探索;1991年05期
6 戴昭铭;文化语言学的由来、现状和前途[J];语文建设;1992年08期
7 张公瑾;;关于文化语言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民族语文;1992年06期
8 MLC;;中国召开第三届全国文化语言学研讨会[J];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01期
9 ;第三届全国文化语言学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J];语文建设;1994年03期
10 ;第三届全国文化语言学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J];北方论丛;199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罗琳;;日本文化语言学动态考察及反思[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建民;;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建设[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3 林娟娟;;试论建构日本文化语言学的必要性——提倡建构新学科研究体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韩红;;“语言国情学”、“跨文化交际学”、“文化语言学”之比较考察[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金宁;;日语文化语言学举隅[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文化语言学的一部力作[N];光明日报;2001年
2 郭迈;承先启后 体大思精[N];中华读书报;2001年
3 谢婧怡 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从分析推论到科学实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冯广艺;体系严谨 持论公允[N];中华读书报;2001年
5 匡鹏飞;十年辛苦不寻常[N];光明日报;2001年
6 罗菲 袁善来;新学科岂能由专家认定?[N];人民政协报;2002年
7 丛亚平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化语言研究:阐释语言背后的文化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大方;文化语言学视野中的对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茜;俄罗斯文化语言学的发展纲要[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王芳;《文化语言学》英译中翻译报告[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孙奕;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域下李清照词许渊冲译本中意象移植[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乌斯嘎拉;文化语言学视阈下的文化意象翻译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5年
5 张静思;《文化语言学》(第六章)英译中翻译报告[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6 张彤;包头市固阳县自然村村落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7 贾娟娟;文化语言学视野中的网络词汇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8 邹为;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阈下《红楼梦》中的酒意象翻译[D];中南大学;2008年
9 李寅萍;俄汉广告语言与文化特点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高敏;以人为原型的表物名称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22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722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