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句法构式的范畴化及其多义性

发布时间:2018-04-09 08:34

  本文选题:句法构式 切入点:原型范畴理论 出处:《外语研究》2017年02期


【摘要】:句法构式是否具有多义性是构式语法中一个争论十分激烈的问题,本文基于原型范畴化理论研究句法构式的多义性。文章阐述了句法构式的产生机制;廓清了句法构式的两大类型:基于事件类型的构式和基于语言使用的构式;揭示了这两类构式义的生成方式:前者倾向于围绕典型构式进行扩展衍生,后者则偏重于围绕典型构式概括抽象;论证了每个句法构式都是基于原型,经过范畴化的组织原则而产生的由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构成的具有多义特质的语义家族。
[Abstract]:Whether the syntactic construction has polysemy is a controversial issue in the construction grammar.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olysemy of the syntactic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prototype categorization theory.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echanism of syntactic construction, clarifies two types of syntactic construction: event-based construction and language-based construction.This paper reveals how these two types of constructions are generated: the former tends to expand and derive around typical constructions, while the latter focuses on generalizing abstract around typical constructions, and proves that each syntactic construction is based on prototype.A semantic family of polysemous traits formed by typical and atypical members through categorization of organizational principles.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汉语网络语言的生态语言学研究”(编号:NR2016010)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项目“互联网+时期网络语言与社会舆情的生态语言学研究”(编号:16jsyw-3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少英;彭聃龄;;句法复杂性对句法意识发展的影响[J];语言研究;2008年01期

2 李琼;;利用“句法规则”自动识别非分句[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3 杨晖;;言语实践中的句法认知[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白洁;;李子云副教授新著《汉语句法规则》一书出版[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5 周强,黄昌宁;汉语句法规则的自动构造方法研究[J];中文信息学报;1998年03期

6 李琼;李志;;基于句法信息的书读前后非分句语言片段识别[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周筱娟;;“更+X单”的句法韵律结构[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8 赖鹏;;根情态与认识情态的句法区分规则及其标记性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年04期

9 熊仲儒;;否定焦点及其句法蕴含[J];中国语文;2005年04期

10 杨育彬;;语言的句法变异探微[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1725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725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6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