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从生成整体论的角度看语言结构的生成与分析——主要以汉语动宾结构为例

发布时间:2018-04-23 01:23

  本文选题:句法结构的生成与分析 + 系统整体论 ; 参考:《当代语言学》2016年01期


【摘要】:汉语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关系较为松散,同一类句法结构常可包容多种语义关系。动宾结构又是颇为能产并极具开放特征的句法结构,汉语句法结构有着较强的语义兼容能力的特点,在动宾结构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动宾结构究竟能够包容多少种语义关系,乃至某些动宾结构的语义关系应当如何确认,一直被视为汉语语法研究中的难题。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难题"存在,就是因为语言研究中的结构分析同语言运用中的结构生成和理解,在理念与方法上均存有抵牾。简单地说,主要以"系统整体论"为哲学范式的语言结构分析是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本质上与"生成整体论"思想相契合的汉语句法结构的内在机制的,因而其有效性会有一定的限度。句法结构的生成与其说是从部分到整体,不如说是从一个整体到另一个整体,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部分对整体的表述价值,决定着部分——结构成分的提取方式。汉语句法结构的生成注重部分的突显度,注重部分同整体的关系,应是汉语句法结构语义包容能力极强的根本原因,"正反同义结构"中的否定式等语义关系难以解释的句法结构的存在,便是其中比较典型或者说比较极端的例证。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syntactic structure and semantic structure is looser.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of the same kind often contains multiple semantic relations. The verb object structure is quite productive and has a very open feature. The Chinese syntactic structur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semantic compatibility and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in the verb object structure. How many semantic relations, and how to confirm the semantic relationship of some of the verb and object structure, has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grammar. The reason why there is such a "difficult problem" is that there is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idea and the method of the structure analysis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ucture in the language study. On the other hand, the analysis of the language structure, which mainly takes "systemic holism" as the philosophical paradigm, is difficult to complete and accurately reflects the intrinsic mechanism of the Chinese syntactic structure which is essentially compatible with the "holistic theory" thought, and thus its effectiveness will have certain limits. The position of the whole to the whole, the part in the whole and the expression value of the part to the whole determines the way of the extraction of the structural components.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syntactic structure focuses on the part of the prominen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 and the whole. It should be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e strong tolerance of the syntactic meaning of the Chinese syntactic structur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onymous structure". The existence of syntactic structures, such as negation and semantic relations, is one of the more typical examples.

【作者单位】: 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
【分类号】:H14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沛真;;汉、英动宾结构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张殿恩;;汉英动宾结构比较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尹艳普;;浅析动宾结构的特点[J];中外企业家;2009年08期

4 杨琴;;基于行为链模式对汉英动宾结构构建的研究[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张登岐;;动宾结构四题[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6 丁顺福;文言文“于动式”动宾结构刍议[J];运城高专学报;1994年02期

7 金苑;动宾结构的“无A不B”型成语[J];汉语学习;1997年03期

8 黄自由;还谈主谓与动宾结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9 曲逸;;英汉动宾结构的对比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12期

10 高信;;古汉语动宾结构的特点及用法[J];语文教学通讯;1988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琴;石毓智;;英汉动宾结构的共性与个性[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王安红;;对“辅重”韵律声学表现的探讨[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祁艳;;“自V”结构中“自”的浅谈[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杨锡彭;结构类推的影响[N];语言文字周报;2013年

2 马学鉴;闲话“解决”[N];解放军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淑美;动宾结构汉英机器翻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琴;汉英动宾结构的对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杜杏;基于句子语气的多义动词带宾情况的个案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胡靖Pr;泰国学习者“V_(双)+N_(双)”动宾结构的习得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4 罗星宇;汉语动宾结构的自动识别方法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5 阿珠(Syeda Arzo Riaz);汉语英语动宾结构的对比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6 储婷;《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动宾结构名词释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苏彤;普通话早期儿童动宾结构习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8 陈秀君;汉语动宾结构在上海手语中的表达[D];复旦大学;2012年

9 李加方;“仿造说”与“吃食堂”类介宾义动宾结构说略[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10 蒋宁;“上/下”动宾结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的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89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789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3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