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语及吴方言的正反问句看疑问和焦点的互动
本文选题:正反问句 + 疑问 ; 参考:《语言科学》2017年05期
【摘要】:文章以汉语及吴方言的正反问句为例,分析汉语普通话及吴方言中疑问和焦点这两个语法范畴之间的互动关系及这种互动关系在汉语与吴方言中表现出来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文章所说的互动关系是指两个语法范畴之间的互相影响,就疑问和焦点这两个范畴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疑问表达手段对正反问句疑问焦点的影响;二是焦点表现形式对正反问句表达功能的影响。
[Abstract]:This paper, taking the positive rhetorical questions in Chinese and Wu dialects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ammatical categories of question and focus in Mandarin and Wu dialect and the consistency and difference of this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in Chinese and Wu dialects.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 is the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the two grammatical categories. In terms of the two categories of question and focus, the main manifestations are as follows: one is the influence of interrogative expression on the question focus of the positive rhetorical question, and the two is the influence of the form of focus on the expression of the positive rhetorical question.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3YJC740072)资助
【分类号】:H1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付兰;谈反问句及其教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3期
2 赵雷!100083;谈反问句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03期
3 刘娅琼;试析反问句的附加义[J];修辞学习;2004年03期
4 朱俊雄;反问句的否定指向[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肖治野;;从“怎么”反问句看反问句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刘瑛;;正反问反问句的句法条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殷树林;;也谈“还不是X”反问句?[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刘娅琼;;反问句研究概述[J];社会科学家;2007年S2期
9 胡德明;;“就”与反问句关联的理据[J];汉语学报;2008年04期
10 胡德明;;反问句中副词“还”的意义类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反问句的功能和语用分析[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一民;学习新《标点符号用法》应注意的地方[N];语言文字周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娅琼;汉语会话中的否定反问句和特指反问句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于天昱;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李美妍;先秦两汉特指式反问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殷树林;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琴;“X不X”正反问句生成、演化与语用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6 陈静;《史记》问句系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天昱;典型有标记反问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菊平;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雯宇;“怎么”型反问句的认知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4 成心漪;反问句的否定与反问度[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5 章梦;反问句的结构、语用类型及其教材编排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梁冠华;现代汉语有标记反问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7 肖扬;汉语反问句习得研究及教学建议[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8 陈林丽;泰国学生汉语反问句习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新;对外汉语反问句教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10 王再超;邯郸方言正反问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30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930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