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曲而同工:纳博科夫与林语堂翻译观之比较
本文选题:纳博科夫 + 林语堂 ; 参考:《俄罗斯文艺》2017年04期
【摘要】:纳博科夫和林语堂同在其本国文化下成长,而后又到外国接受教育,最终成为用双语写作的文学家和翻译家,以各自成功的文学创作和翻译作品促进了本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本文从二者翻译观的形成、翻译观的内涵、翻译美学观、译者修养、译者主体性五方面展开比较研究,重点分析其译作广受欢迎背后的历史文化因素,以期为二者翻译思想研究以及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提供参考和借鉴。
[Abstract]:Nabokov and Lin Yutang grew up with their own culture and then went to foreign countries to receive education. They eventually became writers and translators who wrote in a bilingual way. Their successful literary creation and translation promote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ir own and foreign countrie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from five aspects: the formation of the two translation views, the connotation of translation views, the aesthetic view of transl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translator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focusing on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actors behind the popularity of his translation works.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thoughts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河南城建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华典籍英译云平台的构建及应用研究(17AYY012)”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H059;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佳林;纳博科夫研究及翻译述评[J];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02期
2 子苏;论点摘编[J];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01期
3 钟燕;;试议纳博科夫与钱钟书文学观的异同[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4 郭建强;;宿命的负债人[J];雪莲;2014年03期
5 杜瑾焕;;尼采的叛逆精神与纳博科夫的小说理念[J];前沿;2010年06期
6 张俊萍;;讲述他人即讲述自我——纳博科夫和博尔赫斯[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7 沈庆会;;从《迦因小传》的“删节之争”看晚清译者的文学翻译观[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8 赵英;陈清贵;;以女性主义翻译观探讨“闺词雄音”的翻译[J];译苑新谭;2009年00期
9 黄秋凤;;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斯米尔诺夫及其翻译观[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韩波;;普希金与茅盾翻译人生及翻译观之比较[J];学理论;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慧坚;;翻译的价值:原作生命旅程的新开展——从本雅明的翻译观看莎士比亚作品汉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亚伟;纳博科夫小说《翅膀的撞击》翻译报告[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2 陈前;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天涯海角》翻译报告[D];暨南大学;2016年
3 王爽子;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孤王》翻译报告[D];暨南大学;2016年
4 王攀;纳博科夫短篇小说《猎杀暴君》翻译报告[D];暨南大学;2016年
5 黄友鑫;纳博科夫文学批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向阳;论纳博科夫对池莉小说创作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年
7 王琳;纳博科夫短篇小说《里克》翻译策略[D];复旦大学;2012年
8 李巧;从文化翻译观角度对比分析《诗经》鸟意象的英译处理对起兴句效果传达的影响[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9 张渝梅;从意识形态操纵视角阐释女性主义翻译观对译者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10 罗燕;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翻译观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77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977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