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略论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

发布时间:2018-06-24 22:34

  本文选题:方言 + 文化 ; 参考:《学术研究》2015年01期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则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弄清楚汉语各地方言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了解各地方言如何反映地域文化,是研究方言、文化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汉语方言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汉语方言和地域文化的关系,地域文化在汉语方言中的反映等进行了论述。
[Abstract]: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dialect is the carrier of regional culture.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dialects and regional cultur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how to reflect regional cultures in local dialects is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study of dialects and cultur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o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dial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dialects and regional cultures, and the reflection of regional cultures in Chinese dialects.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3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运员;杨载田;;历史时期闽粤赣边山区客家人的农业拓殖活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2 温丹妮;;从客家山歌看客家源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3 高顺祥;;中国古代地图中河流的图例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4 吕延;;怀宁方言的归属[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马虹;;日语教学的文化导入[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6 马敏娜;;文学作品中温暖的乡音——浅谈方言与文学作品的结合[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刘丽川;“客家”称谓年代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邢斐;;方言类新闻节目的劣势及负面影响简析[J];今传媒;2009年10期

9 张正;客家图书编撰史概要[J];图书与情报;2004年01期

10 王丽莎;;从陕北民歌的叠音词看陕北的民俗文化[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茂林;刘新中;;两阳粤语阳江话几个辅音的语音学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甘春妍;邱月;阮明华;;粤方言为母语的学生PSC案例分析研究[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熊瑜;;赣语樟树方言中“得”字的意义和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温春香;;从“流民”到“客家”:客家族群意识的兴起与变化[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5 郭一丹;;从“湖广填四川”到西部大开发:成都客家人的文化认同与变迁[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6 柯西钢;;多元视角下的汉水流域方言与文化——以上游地区为例[A];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凤梅;古齐鲁语声母系统构拟[D];南开大学;2010年

2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冯玉新;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芦兰花;湟水流域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格根哈斯;蒙古语科尔沁土语特殊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叶晓锋;汉语方言语音的类型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金锡永;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李建华;西南聚落形态的文化学诠释[D];重庆大学;2010年

10 岳雪莲;仫佬族流动人口与流出地社会变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朱艳芳;客家围屋建筑装饰艺术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3 李昆励;论洪仁s曅挛潘枷隱D];湘潭大学;2010年

4 金丽娜;语言接触中的句法演变[D];湘潭大学;2010年

5 张筠;西宁方言的民俗文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仝欣;中古阳声韵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演变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熊瑜;赣剧音韵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余瑾;方言电视节目的困境与思路[D];南昌大学;2010年

9 黄玮;莆田西园村婚俗用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郑广贵;建瓯民俗事象中的“语言崇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祥瑞;兼容并蓄——张家口地域文化的重要特色[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王祥;试论地域、地域文化与文学[J];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04期

3 唐永进;繁荣地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述要[J];天府新论;2004年05期

4 赵波;试论地域文化的变革与重塑[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赵君尧;福州古桥文化探微[J];闽江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李洁;茶香氤氲绕室来——浅谈茶楼空间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J];西昌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黄山松;杭州地域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陆园媛;;地域文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07年06期

9 邓玉萍;;辽宁地域文化的拯救与繁荣[J];理论界;2009年01期

10 潘琨;;浅议利用地域特色创造景观个性[J];大舞台;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化荣;;高校在地域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及实现途径[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2 陈利华;;简论闽北地域文化的传统特征[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邹兰;张娟;;试论“海文化”参与当下社会生活的意义——胶东特色地域文化之一:海岛文化调研与思考[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4 胡凤岗;;地方学研究的重点——地域文化——兼论地域文化的研究和探讨[A];论地方学建设与发展——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文集[C];2013年

5 王静;张克;;论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关系[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卢建汶;;浅谈地域文化在续志中的定位[A];江苏省地方志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暨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4年

7 王利民;;博物馆与地域文化[A];秦晋豫三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交流论文集[C];2008年

8 马冀;;论地域文化学的概念、研究路径和社会价值——以内蒙古为例[A];论地方学建设与发展——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文集[C];2013年

9 张冷习;;国学与地域文化的比较分析[A];论地方学建设与发展——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文集[C];2013年

10 李鸿渊;;传承与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地域文化的内在逻辑[A];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新自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文楠;弘扬地域文化应从小事做起[N];湖北日报;2004年

2 李海鹏;地域文化对经济的影响[N];中国信息报;2005年

3 李辑;保护地域文化是当务之急[N];中国建设报;2009年

4 贺州地区行署副专员 孙克坚;扬优势 创特色 建设地域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1年

5 整理 陈苏 朱静燕 朱梁峰;葛剑雄:真正有生命的地域文化 会成为人类共同文明一部分[N];嘉兴日报;2010年

6 首席记者 王川;挖掘弘扬地域文化促进发展[N];牡丹江日报;2012年

7 康保县文联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 白秀;打造地域文化品牌 推动强市名城建设[N];张家口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曹戈;汲取历史精华 繁荣地域文化[N];德州日报;2011年

9 安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农工委书记 戴鹏炜;增强地域文化软实力[N];保定日报;2012年

10 记者 王忠先 江培山;通化全力打造长白山地域文化中心[N];吉林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海燕;地域文化与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钟乃元;唐宋粤西地域文化与诗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涛;基于地域文的扬州历史园林保护与传承[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陈未鹏;宋词与地域文化[D];苏州大学;2008年

5 阿布都哈德(Abduqadir Semet);地域认同与社会交往[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飞生;地域文化学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2 李志国;突出地域文化的环境小品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3 徐欢;城市综合性公园地域特色塑造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杨培源;甘肃地域文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制约性障碍及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何晓晨;保定市公园地域特色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6 陆新;地域文化对中国旅游门票设计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7年

7 张素芳;新时期三晋地域文化小说初探[D];山西大学;2007年

8 辛慧慧;探寻地域文化在公共艺术中的新出路[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年

9 阿拉腾花;地域文化与孟和的小说创作[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10 武鹏;城市广场营造中的地域文化载体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632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0632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f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