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目的原则与机构性话语研究
[Abstract]:The principle of pragmatics is a new way of pragmatics research and discourse analysis . It emphasizes the purpose of driving and leading the main factor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 and tries to construct a complet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describing , analyzing and explaining verbal communication .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
【基金】: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法律翻译之研究进路解读”(13D066);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高校翻译教师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实证研究”(12E12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3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舒国滢;战后德国法哲学的发展路向[J];比较法研究;1995年04期
2 廖美珍;;目的原则与交际模式研究(续)[J];外语学刊;2009年06期
3 廖美珍;“目的原则”与目的分析(上)——语用研究新途径探索[J];修辞学习;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雯;论英语立法语言模糊词语的运用及不可消除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张超;;先天理性的法概念抑或刑法功能主义——雅各布斯“规范论”初探兼与林立先生商榷[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3 蔡桂生;;学术与实务之间——法教义学视野下的司法考试(刑法篇)[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4 黄金荣;法的形式理性论——以法之确定性问题为中心[J];比较法研究;2000年03期
5 焦宝乾;;法律论证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比较法研究;2005年06期
6 廖美珍;;语用学和法学——合作原则在立法交际中的应用[J];比较法研究;2007年05期
7 董敏;;从主位推进分析看司法判决推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莫敏;;试论语言与法律的相互作用及影响[J];创新;2008年02期
9 李先波,郑勇;“法理学”与“法哲学”关系之管见[J];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Z1期
10 熊德米;李晓劲;;法学语言关照下的模糊性司法话语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舒国滢;;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2 杨敏;;试论大前提不完善的司法推理[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高秦伟;;政策实现与行政法[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叶宁;警察讯问话语[D];浙江大学;2010年
4 龚艳;仇恨言论的法律规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史文霞;科技语篇经济性:意向性与语用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李莉莉;现代汉语无条件让步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周静;基于危机传播语料的概念隐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梁晓玲;现代汉语引发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夏丹;中国民事审判话语叙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陈立龙;法治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杨;法制新闻报道中法律语言的使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胡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谈国栋;语法隐喻作为法庭语境下说话者的语用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严菊环;目的论视角下化妆品品牌的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何磊;“目的原则”下的中文求职面试会话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侯金潇;聚众淫乱罪的认定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方文增;现代汉语感叹行为语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赵丽月;刑法司法解释的当代使命[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9 王云立;从合作原则的视角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性格[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车振冬;刑事庭审话语中的态度意义[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范铸;基于“言语行为分析”的法律语言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廖美珍;目的原则与法庭互动话语合作问题研究[J];外语学刊;2004年05期
3 廖美珍;“目的原则”与目的分析(上)——语用研究新途径探索[J];修辞学习;2005年03期
4 廖美珍;;中国法庭互动话语对应结构研究[J];语言科学;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刚;;公共机构性谈话的会话分析方法与课题[J];日语教育与日本学;2011年00期
2 于国栋;;机构性谈话的会话分析研究[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年02期
3 毕贵显;王晓燕;;半机构性话语中的目的性研究——基于汉语电视访谈的语料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6期
4 刘平;;机构性会话冲突中元语用话语的积极语用调节功能[J];外语教学;2012年01期
5 任东升;裴继涛;;机构性翻译的“场域”视点——佛经译场与圣经译委会比较[J];宗教经典汉译研究;2013年00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冰;机构性建筑带动流行文化的繁荣[N];中华建筑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梅;半机构性话语中的他人修正[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颖;在日常交际和机构性谈话中的评价策略[D];山西大学;2011年
2 范乐乐;精神疾病就诊中机构性谈话和日常交际的共存:个案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3 姚洁;中美外交发布会中关于问题前述的对比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高秀平;中国外交新闻发布会中问题前述的语言学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19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119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