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中越边境多族群语言兼用与壮语语言功能的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14 09:35
【摘要】:对中越边境多民族语言兼用与壮语语言功能的变化现状进行探讨及对中越边境的崇左市部分区域的语料进行分析,从语言接触视角阐述了多民族区域语言的多语言兼用现象,并论述了语言的兼用对本地区的主要交际语言—壮语的语言功能的影响,诱发壮语的语言功能的变化,探索中越边境多民族语言接触所产生的语言形象及其意义。
[Abstract]: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ulti-national language and Zhuang language function in the Sino-Vietnamese border, and analyzes the corpus of parts of Chongzuo city in the border of China and Vietna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cont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henomenon of multilingualism in the multi-national regional language.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use of language on the language function of Zhuang language, the change of language function of Zhuang language, and explores the linguistic imag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multiethnic language contact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基金】: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越边境多族群语言接触与交融研究”(项目编号:14XYY016)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H2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明仙;杨文华;;罗平布依族当代语言演变动因——语言接触与语言兼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王远新;;论语言功能和语言价值观[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南英;朱琳;;语言兼用者的语言选择与语码转换[J];昭通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赵登明;张巧荣;;濒危语言能救活吗?——语言学的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2年02期

2 肖菲菲;;浅析法语在国际传播中的内外优势[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3 朱军;;论元结构的互动性与层次性[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郭咏梅;;幼儿语言交流的价值、现状及其教育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5 闫新红;欧阳伟;;语言接触对新疆南部地区汉语方言的影响[J];新疆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鲜红林;云南罗平布依语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江燕;南昌话和普通话接触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张焱;语言变异与社会身份建构[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岩;功能视角下的普通话儿童3岁前语言发展个案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阿斯罕;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下的语言认同:四位蒙古族三语人案例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安晓茜;贵州民族杂居村落语言兼用现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孙明强;网络流行语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3 张红瑜;从人们的语言态度透视方言的社会功能[D];烟台大学;2009年

4 李然;寻甸县联合乡凹子彝族村汉语中介语习得与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睿;云南罗平县长底乡布依语使用现状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贾晓蕾;城镇化进程中外来人员用语现状的考察[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祝畹瑾;语码转换与标记模式——《语码转换的社会动机》评介[J];国外语言学;1994年02期

2 王远新;论我国民族杂居区的语言使用特点[J];民族语文;2000年02期

3 王远新;论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及其价值[J];世界民族;2002年06期

4 王远新;论语言的形式与语言的“优劣”[J];世界民族;2003年05期

5 王得杏;语码转换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02期

6 于国栋;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7 何自然,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2001年01期

8 王远新;;加强人口较少民族语言的调查及弱势和濒危语言的保护[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乐黛云;多元文化发展中的问题及文学可能作出的贡献[J];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房殿仲;程光远;陈耀荣;李廷禄;;中越边境上的友谊故事[J];中国民族;1965年Z1期

2 赵明龙;古代中越边境贸易历史及其启示[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3年01期

3 阿纲;;穿行中越边境线[J];汽车实用技术;2009年01期

4 王祥春;;两宋时期的中越边境贸易[J];广西地方志;2007年05期

5 宫力;;中越边境冲突背后的美中苏暗战[J];报刊荟萃;2011年06期

6 丘桓兴;;活跃的中越边境贸易[J];对外大传播;1999年12期

7 ;越方在中越边境继续进行挑衅[J];文史博览;2014年02期

8 江有汜;;神奇广西,中越边境的风情之旅[J];现代妇女;2010年08期

9 颜小平,张瑞;中越边境大扫雷的经验及其启示[J];军事历史;1999年06期

10 ;“歌海·边关情”中越边境采风、创作笔会活动[J];歌海;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胡冠兰;;浅谈中越边境贸易[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2 许华;;中俄、中哈、中越边境口岸比较及启示——对中越边境最大的陆路口岸凭祥市的考察报告[A];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第33期进修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办公室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地区国情调研文集(第6集)[C];2009年

3 黄建团;刘靖南;原秀丽;;中越边境全民健身发展的理论构想[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文俊;中越边境联合扫毒行动总结会在桂林召开[N];桂林日报;2014年

2 记者 储东华 马玉龙;2012中越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开幕[N];云南日报;2012年

3 通讯员 李明 祖裕增;中越边境德靖铁路通车[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3年

4 记者 刘伟 王军伟 汪军;中越边境边民:政府兜底保温饱,脱贫产业露头角[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5 杜新 李嘉;中越边境商贸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6 本报记者 胡培炯;中越边境游价格一跌再跌[N];文汇报;2001年

7 浦超;云南中越边境口岸贸易居邻国之首[N];西部时报;2007年

8 美先;中越边境中药材交易红火[N];医药经济报;2007年

9 广西区党校 李泽民 南宁海关 梁相东;促进广西中越边境贸易发展的对策[N];广西日报;2009年

10 实习记者 龙 文 本报记者 李银雁 卢清建;“中越边境游”尚需双方共同整合[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谌礼强;中越边境贸易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2 何宏武;从国防前哨到发展前沿[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春连;建国以来中越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劲波;广西中越边境(口岸)越南散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423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2423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8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