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汉语类型学句法形态在及物结构配置中的调适机制

发布时间:2018-11-03 10:30
【摘要】:词缺乏形态以及从词、短语到句子在组配功能上贯通一致,导致现代汉语利用句法形态"构成关系"贯通不同层级单位,并有条件借助趋向补语的结构伸缩作为一种句法配置手段象似不同终结程度,作为完全终结及物句式调适功能配置参数和制约其结构完整条件的必要参项。这一对应性调适机制呈现出汉语句式配置的类型学特征。
[Abstract]:The lack of morphology of words and the consistency of the matching functions of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lead to the use of syntactic forms in modern Chinese to "form relationships" through units of different levels. Moreover, it is conditional to use the structural expansion of directional complement as a kind of syntactic configuration means like different terminations, as well as a necessary parameter to adjust the function of the complete terminative sentence and to restrict the structural integrity of the sentence. This adaptation mechanism presents the ty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sentence configur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汉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句式‘结构—语义—功能’参量互动机制类型学研究”(14YJA740005)支持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沈家煊;;关于词法类型和句法类型[J];民族语文;2006年06期

2 陆俭明;;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1期

3 陈忠;;“结构-功能”互参互动机制下的重动句配置参数功能识解[J];中国语文;2012年03期

4 陈忠;;“淡入—淡出”认知对立及其句法配置[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传禄;;“从+X”的语义语用功能[J];北方论丛;2008年05期

2 岳凌;;汉语语序研究的历史、现状及思考[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3 张德岁;张雪涛;;近五年来国内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综述[J];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甘露;甘霖;;连动句的状语语义指向分析[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 杨德峰;;《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趋向动词释义献疑[J];辞书研究;2009年06期

6 马超;;从标记理论看复合趋向补语的习得[J];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方环海;;汉语位移结构的范畴化及其认知阐释——以趋向动词“上\下”为例[J];国际汉语学报;2011年01期

8 徐萍;于彦;;动词后趋向动词与宾语共现句式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5期

9 阮氏青兰;;现代汉语“来”“去”与越语对应表达方式的比较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10 刘汉武;;基于越南学生中介语语料库的趋向补语偏误分析[J];国际汉语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明慧;;也谈“复合动趋式+宾语”句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姚婷;;趋向词“起来”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宋t熝,

本文编号:2307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307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0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