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网络语言中语词的使用策略

发布时间:2018-11-13 10:12
【摘要】:正网络语言中语词产生的社会背景互联网诞生于1982年,其至今仅有33年的发展历程,但其在这不到半个世纪时间内席卷全球,并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我国互联网发展始于1994年,据统计,截止到1998年底,我国的互联网主机有74.4万台,用户为210万,网站数量是5000多个,而到了2009年底,我国的互联网用户达到3.84亿人,其中手机网民比2008年增长1.2亿用户,
[Abstract]: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words in positive network language was born in 1982. It has only 33 years of development so far, but it swept the world in less than half a century and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way of life of human being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 began in 1994.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by the end of 1998, there were 744000 hosts, 2.1 million users and more than 5000 websites in our country. By the end of 2009, the number of Internet users in China had reached 384 million. Among them, mobile phone users increased by 120 million users compared with 2008.
【作者单位】: 钦州学院;钦州学院中文与传媒学院;
【基金】:广西高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专项课题“网络语言暴力问题及其矫治”(项目编号:DSBD14YB21)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高校官方微博的运用与利用研究”(项目编号:2014LSZ027)、“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项目编号:2014MSZ0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交往理论视域下政务微博话语权研究”(项目编号:13XGL008)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莉;网络词语的性质及特点[J];语文研究;2005年01期

2 许钟宁;网络词语变异的语言文化解析[J];修辞学习;2004年06期

3 毛力群;网络语言: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秀芬;;英语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汉语新生词和表达方式存在方式的符号学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年12期

2 吴坤湖;;从语境的角度看网络语言的特点[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年11期

3 刘琦;;基于IM软件网络表情符号的产品营销策略——以新浪微博的“浪小花”表情符号为例的实证分析[J];新闻传播;2015年21期

4 孙敏敏;;网络新词语及汉语规范[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5 吴坤湖;;试论网络语言的规范化问题[J];语文学刊;2015年14期

6 张艳;;文学信息传播中的语言文化变异探因[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5年03期

7 李敏;;新闻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探究[J];新闻战线;2015年02期

8 尹铂淳;张懂;;汉语新式复合形式单位超常的认知研究[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9 郭欣;;基于微博语料库的网络新词变异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4年30期

10 朱爱清;;网络环境下的传统媒体与网络语言[J];新闻爱好者;2014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曲彦斌!110031;计算机网络言语交流中的身势情态语符号探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04期

3 张普;关于大规模真实文本语料库的几点理论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雨峰;网络对道德建设的影响及措施[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2 熊红燕;;浅谈网络传播圈的特点、成因及控制[J];电影文学;2007年24期

3 刘霞;邓名瑛;;论网络传播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双重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杨闰娣;曾程;;浅谈网络舆论的特征及社会效应[J];黑龙江史志;2013年13期

5 魏爱平;;传统媒体和网络如何实现双赢[J];大家;2010年07期

6 赵爱蓉;;试论博客文学的网络传播[J];芒种;2012年15期

7 蓝飞燕;;网络人肉搜索的伦理道德探析——以杭州“胡斌飙车肇事案”为例[J];现代视听;2009年10期

8 何苗;王清清;;论网络传播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原则[J];黑龙江史志;2010年03期

9 彭兰;;网络文化与现实社会的互动[J];理论参考;2012年02期

10 陈鑫峰;陈少平;张志忠;钟英雄;;网络文化管理机制探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金林;;控制,引导还是对话:网络舆论的政府治理[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严耕;;网络信息的意识形态冲突与社会和谐[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3 贺筱媛;胡晓峰;;危机条件下的网络信息传播行为建模方法研究[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4 韦路;谢点;;全球网络信息传播格局透视——基于世界各国宏观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4中国传播论坛:“国际话语体系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4年

5 殷俊;柴樱芝;;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从“玉树地震”网络信息传播看网络舆论引导力的提升[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6 毛牧然;范卿瑞;;论辽宁省网络舆论正负向价值的引导与管控[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7 郭华;齐淑娟;;网络环境下更要注重创新[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帅庆;;论网络中女性的权益保护[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王烨;;论网络信息的意识形态属性对现实社会的影响[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10 陈烨;凌秀丽;;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传播[A];公共文化服务与图书馆实践的创新——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磊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网络语言热的冷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特约撰稿 江苏省连云港市司法局法制处 吴学安;影视剧呼唤法律保护网络信息传播权[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姜锦铭 实习生 唐牛;网络假新闻多,是缺少竞争所致?[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华东政法大学 闫艳;网络法的价值追求[N];检察日报;2010年

5 王晨;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N];人民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悦春;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N];云南日报;2011年

7 张玉胜;网络执政能力当为官员“必修课”[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8 记者 李川 实习生 杨彬驰;营造安全稳定可靠有序的网络环境[N];天津日报;2014年

9 科学导报评论员 高乐乐;让网络医疗信息有法可依[N];科学导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顾汶;网络媒体路在何方[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青青;网络热词的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唐朝生;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建模及转发预测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3 李超;基于多维属性的社会网络信息传播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4年

4 罗莉;网络信息传播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靖;网络道德建设的问题与出路[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振新;网络信息传播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7年

3 张驰;完善网络信息传播监管机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4 张伟;大规模复杂网络信息传播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亮;我国网络文学实体出版中的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吴嵩倩;网络时代的社会控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7 黄丹丽;论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8 孙冉;网络时代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9 刘思慧;网络时代条件下执政党建设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10 闫淼;网络围观的成因及传播特征探析[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28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328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c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