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语言方案、历史意识与新文化的形成——清末民初语言改革运动中的世界语

发布时间:2019-02-14 11:41
【摘要】:清末以降,在西学的冲击下,建立能够承载和表达现代知识和文化的新语言,成为语言改革运动的核心关切之一。深受无政府主义影响的《新世纪》作者群立足于工具论的语言观和科学主义的进化论思想,提出用世界语取代汉语的激进方案,而以章太炎为代表的语言民族主义论者则针锋相对地强调汉语作为本民族历史文化之结晶的意义。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中,钱玄同等人重提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的主张,同时沿着章太炎思考的逻辑,给语言变革的论述自觉地增添了反传统的文化批判的维度。通过对清末民初围绕世界语的论争的分析和梳理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语言改革运动始终是和输入新文明创造新文化这一时代命题密不可分地交织在一起的。
[Abstract]: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under the impact of western stud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language capable of carrying and expressing modern knowledge and culture has become one of the core concerns of the language reform movement. Deeply influenced by anarchism, the authors of the New Century, based on the linguistic view of instrumentalism and the Evolutionism of scientism, put forward a radical plan of replacing Chinese with Esperanto. On the other hand, the linguistic nationalists represented by Zhang Taiyan emphasize the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a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our nation's history and culture. In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Qian Xuantong and others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abolishing the use of Esperanto in Chinese, and at the same time, along the logic of Zhang Taiyan's thinking, consciously added the dimension of anti-traditional cultural criticism to the discourse of language reform.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combing of the debates about Esperanto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we can see that the language reform movement in this period has always been intertwined with the proposition of importing new civilization and creating new culture.
【作者单位】: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
【分类号】:H10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显灵;丁兆君;胡化凯;;我国“大跃进”时期农具改革运动考查[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年04期

2 彦武;;农具改革运动势如破竹[J];中国农垦;1958年15期

3 黄贤全;美国文官改革运动[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5期

4 杨长礼;中国文字改革运动年表遗补[J];文字改革;1959年01期

5 周叔进;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改革运动[J];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03期

6 孙纯贵,任裕福;回忆锡矿山的民主改革运动[J];邵阳师专学报;1994年06期

7 李小秦;解放初期国营(公营)厂矿企业的民主改革运动[J];北京党史研究;1995年03期

8 王申;工人阶级的第二次翻身──解放初期上海民主改革运动纪实[J];党史文汇;1998年04期

9 黄天弘;;建国初期工厂行业民主改革运动述论——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赵可;;近代欧美国家市政改革运动述论[J];城市史研究;2004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新民;;未必儒生逢世难 悲凉偏起杞人忧——对戊戌维新失败原因的再认识[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刘伯红;“性别平等机构改革运动”力推“联合国妇女署”成立[N];中国妇女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吴高帅;19世纪印度教改革运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磊;新中国1950年代农具推广工作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李超;清末文字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菲;19世纪美国基督教妇女禁酒联合会初探[D];内蒙古大学;2006年

5 李传宜;建国初期工厂中的民主改革运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纯刚;20世纪50年代初江南水泥厂民主改革运动研究(1951-1954年)[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22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422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9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