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焦虑的社会话语建构——基于医学广告的文本情感极性分析
[Abstract]:Medical advertisement is the main inductive factor of health anxiety construction. It also show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edical discourse system and society, body and sex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Taking the medical advertisement published by the Health Times in 2014 as the research sample,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emotional polarity of the text, it is found that the medical advertisement tends to the rhetorical narrative of the negative emotion. It constructs the health anxiety of the audience through the gender stereotyping of the disease, the manufacture of the health crisis and the self-diagnosis of the patient, rather than the positive and positive sense of self-improvement. Behind these strategies are the ideological discourse of gender order, the operation of deep discourse mechanisms such as healthy technical discipline and the use of private rules. The consequence is that inappropriate discourse construction of health anxiety can bring potential social harm, such as excessive medical treatment.
【作者单位】: 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集美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YJC840008)
【分类号】:H15;R-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晓虹;;焦虑:迅疾变迁背景下的时代症候[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2 乐国安;董颖红;陈浩;赖凯声;;在线文本情感分析技术及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10期
3 刘赫;;城市白领焦虑什么?为何焦虑?——白领群体焦虑状况调查[J];人民论坛;2013年28期
4 杨坚定;;劝说中的中庸主义——对医疗广告的语篇分析[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梁君林;;西方健康社会学研究的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6 鲍磊;;当代日常生活的医学化[J];前沿;2010年11期
7 陶东风;;消费文化语境中的身体美学[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02期
8 林升梁;;国内外广告与意识形态研究综述[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9年05期
9 陈维振;吴世雄;张爱珍;;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悖论及其怀疑论解决方案[J];外语学刊;2008年01期
10 刘fE;佐斌;;性别刻板印象维护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丽云;邓玮;;健康焦虑的社会话语建构——基于医学广告的文本情感极性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2 刘逸;保继刚;朱毅玲;;基于大数据的旅游目的地情感评价方法探究[J];地理研究;2017年06期
3 赖凯声;马华维;乐国安;;网络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心理学方法论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4 刘逸;保继刚;陈凯琪;;中国赴澳大利亚游客的情感特征研究——基于大数据的文本分析[J];旅游学刊;2017年05期
5 党明辉;;公共舆论中负面情绪化表达的框架效应——基于在线新闻跟帖评论的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年04期
6 曾润喜;杨喜喜;;国外媒体对中国公共政策议题的舆情解读与形象建构——基于计划生育政策议题的案例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02期
7 丁皖莹;王格;殷复莲;;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在影视频艺人评估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6年12期
8 马川;;性价值观视角下女性网络红人现象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11期
9 李军;;翻拍的文化逻辑——以电影《倩女幽魂》的翻拍为例[J];四川戏剧;2016年09期
10 李军;;翻拍的文化逻辑——以电影《倩女幽魂》的翻拍为例[J];蒲松龄研究;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晓虹;;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J];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2 张潇爽;;中国人的精神漂泊何时终结——访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J];人民论坛;2013年09期
3 乐国安;董颖红;;情绪的基本结构:争论、应用及其前瞻[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4 陈岳峰;苗夺谦;李文;张志飞;;基于概念的词汇情感倾向识别方法[J];智能系统学报;2011年06期
5 张笛;;WORDNET与HOWNET之比较[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6 丁建立;慈祥;黄剑雄;;网络评论倾向性分析[J];计算机应用;2010年11期
7 杨鼎;阳爱民;;一种基于情感词典和朴素贝叶斯的中文文本情感分类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年10期
8 杨超;冯时;王大玲;杨楠;于戈;;基于情感词典扩展技术的网络舆情倾向性分析[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0年04期
9 柳位平;朱艳辉;栗春亮;向华政;文志强;;中文基础情感词词典构建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9年10期
10 王超;李楠;李欣丽;梁循;;倾向性分析用于金融市场波动率的研究[J];中文信息学报;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2423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423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