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社会实践网络与再情景化的纵横维度——批评话语分析的新课题及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19-02-28 10:07
【摘要】:将话语作为社会实践进行研究是批评话语分析的区别性特征。但是,尽管批评话语分析学者注意到社会实践网络中各个社会实践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往批评话语分析所关注的社会实践往往是单一的社会实践,并未将社会实践置于社会实践网络中进行研究。本文将批评话语分析对社会实践的分析研究扩展到社会实践网络,考察社会实践网路中各社会实践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文章将社会实践网络中的社会实践与其所处的不同社会领域结合起来考察,从纵向维度和横向维度考察社会实践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纵向再情景化"和"横向再情景化"的概念,以此分析研究社会实践网络中各社会实践间的相互作用。文章在认识社会实践网络中各社会实践间相互作用机制的同时,对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对象作了新的解读,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以推动批评话语分析向纵深发展。
[Abstract]:The study of discourse as a social practice is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However, although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scholars have notic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cial practices in the network of social practice, the social practice that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past is often a single social practice. The social practice has not been put into the social practice network to carry on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the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social practice is extended to the social practice network,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 social practices in the social practice network is investigated.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social practice in the social practice network with the different social fields, and examin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ocial practice from the vertical dimension and the horizontal dimension. The concepts of "vertical relandscape" and "horizontal relandscape" are put forward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interaction among social practices in the social practice network. While 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among the social practices in the social practice network, this paper makes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earch object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puts forward new solutions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作者单位】: 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及其与国际学术话语的交流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4BYY07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H0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光;;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J];学术论坛;2007年04期

2 陈艺;;近十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2期

3 邹素;;批评话语分析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分析与问题反思[J];中州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4 邹素;;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现状及问题[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田海龙;;趋于质的研究的批评话语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年04期

6 廖益清;批评话语分析综述[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丁建新,廖益清;批评话语分析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8 吴建刚;论批评话语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纪卫宁;;二十五年的风雨历程——批评话语分析国内外发展概况评述[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于晓伟;;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阐述及其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顾曰国;话语、权力与话语剖析[N];社会科学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玉婷;媒体体育语篇的批评话语分析[D];西南大学;2015年

2 赵曼铃;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对比研究中美关于“棱镜门”事件的新闻报道[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方亚云;英汉学术期刊中引用的批评话语分析[D];南昌大学;2015年

4 杨梦婵;对“中国阅兵式”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D];外交学院;2016年

5 杨骏怡;关于《时代》和《北京周报》对中国人口问题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吕丹;中美空难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D];安徽大学;2016年

7 朱倩凤;[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年

8 纪俊丽;对《中国日报》与《华盛顿邮报》关于上海踩踏事件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D];郑州大学;2016年

9 张怡歌;Fairclough三维模式框架下APEC峰会新闻的批评话语分析[D];江苏大学;2016年

10 张小新;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英汉新闻语篇的对比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431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431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2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