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动词“受到”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7 05:10
【摘要】:动词“受到”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上的一个薄弱点。“受到”这个词对我们说汉语的人来讲,在使用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甚至好多词典都不会把这个词收录进去,连比较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都没有收入。本文最后发现只有《商务国际现代汉语大词典》、《新HSK5000词分级词典四-五级》、《现代汉语直检字典》收入了“受到”这个词。但是本文在HSK语料库和暨南大学中介语语料库中发现关于留学生使用“受到”的偏误竟然达到了282例。说明留学生对这个词没有掌握好。本文通过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的语料,分析动词“受到”在语义、语法上的特点,辨析与它在语义上容易混用的相关词。根据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和暨南大学中介语语料库中的语料,归纳出动词“受到”的偏误及原因。最后,根据偏误产生的原因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一、绪论部分阐明了选题缘由,动词“受到”的偏误达到了282例,而教材和词典很少收录“受到”这个词,可见动词“受到”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上的薄弱点,有研究的价值。阐述了动词“受到”的研究现状、内容和研究方法。二、从语义、语法两个方面对动词“受到”进行了分析。首先,从语义角度对“受到”进行分析,归纳出“受到”不仅可表遭受义,还可表得到义;从语法的角度探讨了“受到”后宾语的情况。再对动词“受到”使用动态助词“了”“着”“过”的情况进行分析。动态助词“了”和“过”可以伴随出现在动词“受到”后面,而动态助词“着”不能出现在动词“受到”后面。最后辨析了动词“受到”与其易混词。三、根据语料库中的偏误,归纳分析了留学生习得动词“受到”的偏误类型,分别为混用、遗漏、误加、错序、搭配的问题、固定句式和句式杂糅。四、针对第三章的偏误类型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包括教材和工具书的释义模糊、教材中语法点设置的影响、教师的影响、学生的回避态度四个方面的影响。五、根据偏误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一共有三点,分别是完善教材和工具书,对教师的建议,学生要树立积极的态度。最后附上了动词“受到”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六、为结语部分,阐述了论文的创新之处,同时也提出了本文的不足。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9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词教学[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李晓琪;关于建立词汇—语法教学模式的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01期

3 罗青松;外国人汉语学习过程中的回避策略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4 王一平;从遭受类动词所带宾语的情况看遭受类动词的特点[J];语文研究;1994年04期

5 范中华;;论遭受类动词及遭受句[J];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金多荣;基于语料库的汉韩“获得类”动词动宾搭配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严俊彤;基于HSK语料库的获取类动词偏误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D];南京大学;2017年

2 潘博;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动词用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171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7171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b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