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地域刻板印象视阈下的极简主义认知策略

发布时间:2020-11-06 16:43
   地域刻板印象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认知图式,反映了人们对某一地域群体比较固定的认知结构。国内外对地域刻板印象的研究十分鲜见,且研究范围多局限于心理学领域,语言学角度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本文意图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地域刻板印象作一次跨学科探索。识解是认知的方式之一,在对外界事体的概念化过程中体现为策略性。国内外学者对识解有着不同的维度划分,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构架。本文以主观性识解为理论依据,详细探究地域刻板印象的言语结构形式特点,以此探讨识解的策略性。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采用心理学广泛采用的自由联想测验问卷,对受试者进行倾向性测试,同时通过描写数据方法,搜集受试者的地域性言语描述。以此为据,一方面验证地域刻板印象的客观存在性,另一方面为言语分析提供语料支持。实验一采用网络问卷随机搜集受试者的地域偏好。结果表明,地域刻板印象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普遍对自然环境、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呈现更多偏爱。地理距离也是人们作出判断的一个重要因素。测试结果明确显示了人们对于家乡的偏爱。为了增强实验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同时探究地域刻板印象的来源及可改变性,随之进行了第二次实验。实验二采用标准的自由联想测验问卷,对湖北某高校120名大学生进行了针对湖北省的地域刻板印象测试。结果显示描述湖北省的褒义属性词远远超过贬义属性词,表明了受试者对湖北省的正面评价。根据调查结果,地域刻板印象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首先是个人经验,其次是媒介宣传,最后是群体效应。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地域刻板印象是可修正的。然后采用文献分析方法,综合实验搜集的语料和其他典籍文献语料对地域刻板印象的言语特征进行研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指出其识解的理据性。最后,在此研究基础上,参照认知经济学的心智成本概念得出地域刻板印象其实是基于心智成本的识解模型,反映了心智成本的极简策略。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地域刻板印象客观存在且明显体现在人们的言语行为中。从识解理论角度看,其主要体现在详略度,视角,凸显和情感四个方面。(2)地域刻板印象作为一个心智成本的识解模型能有效优化认知过程。在低认知资源情境下,能提供概念化的认知印象。在认知资源丰富的情境下,能形成简化的知识结构。(3)地域刻板印象视阈下的极简主义认知策略主要体现在信息精简,概念类分,符号标签化和先验情感。(4)地域刻板印象的识解模型在避免深思熟虑的同时也极易导致过度极简的倾向,具体表现为以偏概全,认知结论缺乏完整性。因此在具体操作中仍然需要认知者通过补充知识量,减少单一联想,去标签化,减少主观情感等措施规避其局限性。(5)地域刻板印象所体现出的简化识解机制与极简主义原则不谋而合。其共同倡导的化繁从简、整体布局、主题凸显、自我参照体现出了思维的简洁美,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本研究同时涉及语言学、美学及认知科学,属于交叉主题的一次跨学科探索。文章通过地域刻板印象的认知策略探讨,阐释了语言、艺术以及认知科学同根同源的思想。论文研究成果希望能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范式。
【学位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H0-0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1.2 Focus of the Research
    1.3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4 Layout of the Research
2. Literature Review
    2.1 Research Review of Regional Stereotype
    2.2 Research Review of Minimalism
    2.3 Research Review of Construal Theory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3.1 Theoretical Framework: Subjective Construal
        3.1.1 Scope of Subjective Construal
        3.1.2 Perspective of Subjective Construal
        3.1.3 Salience of Subjective Construal
        3.1.4 Specificity of Subjective Construal
        3.1.5 Affect of Subjective Construal
        3.1.6 Epistemic Modality of Subjective Construal
    3.2 Research Methodology
4.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Regional Stereotype
    4.1 Experiment One
        4.1.1 Subjects
        4.1.2 Testing Tools, Methods and Procedures
        4.1.3 Experiment Results
        4.1.4 Discussion
    4.2 Experiment Two
        4.2.1 Subjects
        4.2.2 Testing Tools, Methods and Procedures
        4.2.3 Experiment Results
        4.2.4 Discussion
5.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Regional Stereotype
    5.1 Specificity of Regional Stereotype
    5.2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Stereotype
    5.3 Salience of Regional Stereotype
    5.4 Affect of Regional Stereotype
6. Minimalist Dimensions of Cognitive Strategies
    6.1 Regional Stereotype as a Mental Cost Construal Model
    6.2 Cognitive Strategies in Regional Stereotypes
        6.2.1 Minimalist Information
        6.2.2 Categorized Conceptions
        6.2.3 Rubricizing Labels
        6.2.4 Apriori Affect
    6.3 Minimalist Aesthetic Evaluation on Cognitive Strategies
        6.3.1 Reduction and Simplification
        6.3.2 Unity and Holism
        6.3.3 Highlight and Emphasis
        6.3.4 Self-perspective
7. Conclusions
    7.1 Main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7.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A
Appendix B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亚玲;;内隐刻板印象研究的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2 佐斌;张阳阳;赵菊;王娟;;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理论假设及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1期

3 连淑芳;;想象对大学生内隐刻板印象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3期

4 连淑芳;杨治良;;抑制对内隐刻板印象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4期

5 周丽清;;内隐老化刻板印象的年龄差异及其与认知老化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10期

6 甘媛源;余嘉元;;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及动向[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S1期

7 贺雯;梁宁建;;元刻板印象的研究及其进展[J];心理科学;2008年03期

8 安桂花;张海钟;;国内关于刻板印象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8期

9 庞小佳;张大均;王鑫强;王金良;;刻板印象干预策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2期

10 王彭;葛国宏;严建雯;陈传锋;杜雪;;大学生对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的实证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包蕾萍;中国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结构、来源和后果[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贺雯;元刻板印象及其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连淑芳;内隐社会认知:刻板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贾磊;语义刻板印象认知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3年

5 陈莉;刻板印象的心理表征:组织结构及其特性[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永萍;刻板印象信息沟通的特点及影响因素[D];西南大学;2013年

7 张珊明;基于外显和内隐测量的权力刻板印象[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刘嘉秋;师范生对残疾学生的刻板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培玲;刻板印象威胁与女性数学成绩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栋;元刻板印象的社会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顾吉有;反刻板印象对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情绪的调节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吴佳时;刻板印象威胁线索对创造性产出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5 贺庆利;老年人年龄刻板印象的差异及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6 黄谨轩;积极刻板印象与性别特质对高中女生性别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7 李锐;权力与刻板印象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卞宁;观点采择对大学生的老年人刻板印象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李莎;家庭意识形态媒介表征中的角色刻板印象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10 赵凤青;刻板印象威胁对老年人记忆的影响及其应对方式:工作自我概念的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73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873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6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