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始兴县客家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6 20:06
  亲属称谓是人们日常语言交际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方面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语言特色,另一个方面它也反映了一方水土的文化面貌。本文通过对始兴县十个方言点的亲属称谓调查,对始兴县客家方言亲属称谓进行全面、系统的描写,并总结其语音、语法、语用上的特点;从对长辈、姻亲、同辈的称呼入手,着重论述始兴县客家话亲属称谓方式的一些特点与现今的演变趋势。继而,对始兴县客家方言亲属称谓进行类型分析,并将之与梅县客家话、周边的翁源客话的亲属称谓进行比较。通过与其它方言的比较,我们发现始兴客话亲属称谓系统仍采用了较为古老的方式。最后,深化始兴客家话亲属称谓的研究。本文从始兴客家人的迁移历史、地域差异、语言接触、语言分化这四个方面探求始兴客话亲属称谓与梅县客话亲属称谓出现差异的原因,追究其联系及历史根源。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始兴县人文地理概况
    第二节 始兴客家话研究的现状及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
    第三节 本文的选点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与亲属称谓研究相关的两个问题
第二章 始兴客家亲属称谓研究概说
    第一节 始兴客家话语音系统
    第二节 始兴话内部词汇差异
    第三节 始兴客话亲属称谓
    第四节 始兴话亲属称谓的总体特点
第三章 始兴亲属称谓语言特点细说
    第一节 语音特点
    第二节 构词方式
    第三节 语用特点
第四章 始兴客家亲属称谓类型分析
    第一节 男性亲属称谓中的类型分析
    第二节 女性亲属称谓中的类型分析
    第三节 "丈夫"和"妻子"称谓的类型分析
    第四节 堂兄弟姐妹称谓的类型
    第五节 始兴客话亲属称谓中的两种特殊称谓方式
第五章 始兴客话亲属称谓与梅县及周边客话亲属称谓异同分析
    第一节 梅县客家话亲属称谓的概貌
    第二节 始兴、梅县亲属称谓的相同点
    第三节 始兴、梅县亲属称谓的不同点
    第四节 隘子、司前镇亲属称谓与翁源客话亲属称谓比较
    第五节 始兴、梅县客话亲属称谓异同原因初探
第六章 余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始兴客家方言亲属称谓调查对象情况简表
附录二:太平镇亲属称谓调查情况表
附录三:城南镇亲属称谓调查情况表
附录四:沈所镇亲属称谓调查情况表
附录五:顿岗镇亲属称谓调查情况表
附录六:深渡水瑶族自治乡亲属称谓调查情况表
附录七:罗坝镇亲属称谓调查情况表
附录八:马市镇亲属称谓调查情况表
附录九:澄江镇亲属称谓调查情况表
附录十:司前镇亲属称谓调查情况表
附录十一:隘子镇亲属称谓调查情况表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东方言亲属称谓研究[J]. 李仙娟.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2]“姐”之变[J]. 王玉伟.  语文学刊. 2009(08)
[3]韶关土话名词后缀“嘀、哩、咯(得)”的变异[J]. 李冬香.  韶关学院学报. 2009(02)
[4]“姐”“祖”同源考[J]. 张新艳.  孝感学院学报. 2009(01)
[5]亲属排行“满”、“晚”源流浅溯[J]. 伍巍,吴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6]从《元刊杂剧三十种》看汉语词汇亲属称谓中“父亲”“丈夫”的称呼及其演变[J]. 蔺佳影.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09)
[7]客家方言的分区(稿)[J]. 谢留文,黄雪贞.  方言. 2007(03)
[8]“姐”考[J]. 沈桂丽.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7(01)
[9]黎川方言亲属称谓研究[J]. 付欣晴.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4)
[10]客家话的“(女哀)姐"及与其相关的同源词[J]. 林清书.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6(04)

博士论文
[1]客家方言特征词研究[D]. 温昌衍.暨南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潮州方言亲属称谓研究[D]. 吴洁.暨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368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0368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e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