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表达的类型与策略——基于中国境内语言的类型学考察
本文关键词:判断表达的类型与策略——基于中国境内语言的类型学考察
【摘要】:中国境内的语言依据系词情况可将其判断构式分为无系词式、单系词式和多系词式几种类型。判断表达通常采取一些不同于叙事句的句法或语用策略,如话题化和标记焦点、系词的人称标记以及区分主观情态等。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关键词】: 判断表达 类型 语用策略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广义类型学视野中的判断句研究》(批准号:09CYY002)资助
【分类号】:H030
【正文快照】: 判断句作为对事物之间关系状态的表达,在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但可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采取多样的表达策略。为了便于描写和比较,我们把判断表达形式称之为判断构式。所谓构式(construction)简单说就是“形式和意义的配对?(Goldberg 2007[1995]:4)典型的判断构式就是“A是B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薄文泽;侗台语的判断词和判断式[J];民族语文;1995年03期
2 张军;;藏缅语话题结构的特征与类型[J];民族语文;2012年06期
3 陈宗振;关于西部裕固语系动词的“口气”[J];西北民族研究;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燕;普通话上声变调与轻声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杨晓黎;;传承语素:汉语语素分析的新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王有卫;;语素文字说质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4 陈维友;蔡文娟;;韵律对英语诅咒插入语和汉语离合词表达的制约作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熊仲儒;;致使的语音实现及其句法蕴含[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熊仲儒;;汉语中无定主语的允准条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熊仲儒;;领属性致使句的句法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严芳;;浅谈对外汉语中离合词的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9 薛凤生;;动补结构否定形式小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10 官杨;;程度副词修饰名词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洁;杨新璐;;维汉广播新闻韵律层级边界特征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2 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中启后性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3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4 郑述谱;;语言单位与词典的类型及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刘建梅;;关于编纂外向型汉外字典的设想[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艾斯卡尔·艾木都拉;;维吾尔语鼻音的声学特征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王海波;阿布力克木;;维吾尔口语里元音长短的听辨与声学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田野;;北京话强调焦点句音量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俞士汶;朱学锋;段慧明;张化瑞;;以词义为主轴的综合型语言知识库[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林建平;;轻重与“方言语调”[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宗政;2009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翻译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陶胜妃;现代汉语谓词修饰词前后位置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丁熠;“契合”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艳艳;“V一把”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艳;汉语“A+过+O”结构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孔军;儿化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素华;凉山彝语的话题结构——兼论话题与语序的关系[J];民族语文;2004年03期
2 赵燕珍;李云兵;;论白语的话题结构与基本语序类型[J];民族语文;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有芬;间接否定答话的策略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朱湘燕;汉语批评语用策略调查[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01期
3 刘森林;语用策略与指示词语[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刘颖;;中美学生在网聊中语用策略运用的调查[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5 侯智德;;语用策略认知关联研究[J];外语研究;2006年03期
6 杨志忠;;言语表达缓锋模式类型及其语用策略[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7 刘欣;;浅谈新闻性软广告的语用策略[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0期
8 杨芳;;语用策略视野下的幽默与性别[J];科学之友(B版);2008年11期
9 刘芳;钱秀芸;;语用策略在英语广告中的运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6期
10 杨芳;;语用策略视野下的幽默与性别[J];科学之友(B版);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彬;;商务谈判中语用策略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淑玲;言语交际中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2 方传余;言语幽默的语用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福民;部队说服教育语用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徐辉;国际大专辩论的语用策略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3 孔丽晖;公众演讲的语用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海涛;网络段子语用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王小东;国际商务谈判双赢的语用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鲍巧普;从语用策略的使用看中介语语用能力之发展[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刘影;半截话的产生机制及语用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钱小亚;新闻标题语用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满钟华;《战国策》讽谏语的语用策略初探[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10 马静;政治演说中的语用策略[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086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08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