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量词干涉与焦点干涉的统一解释

发布时间:2017-08-05 15:11

  本文关键词:量词干涉与焦点干涉的统一解释


  更多相关文章: 干涉效应 干涉成分 焦点 预设


【摘要】:本文分析了与汉语疑问词干涉效应相关的语言事实。弱式量词和焦点都可以充当干涉成分;弱式量词通常是对比焦点,量词干涉是焦点干涉的一个子类。原因疑问词和非原因疑问词都可以产生干涉效应,但是成因不同。原因问句的预设是命题为真的陈述句,其询问点是句子的焦点,焦点必须处于原因疑问词的辖域范围内,否则句子不被接受。导致非原因疑问词干涉效应的原因是特指问句的预设不成立。非原因疑问词移位至主题位置后,具备了语篇特征,预设成立,句子合格。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
【关键词】干涉效应 干涉成分 焦点 预设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特指问句研究”(14BYY127)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汉语量化现象研究”(15YBA4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46.1
【正文快照】: 1.引言干涉效应指的是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如果原位疑问词受到干涉成分成分统领(以下简称统领),句子就不合格,如(1)所示。德语量词可以充当干涉成分,例(2)中的niemand“没有人”统领原位疑问词wo“哪里”,句子不合格(Beck 1996:1)。例(3)a-b表明,德语和韩语的焦点也可以充当干涉

本文编号:6255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255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0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