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哲学的视角看翻译的客观性与不确定性
本文关键词:从语言哲学的视角看翻译的客观性与不确定性
【摘要】:本文从语言哲学出发,通过蒯因的翻译不确定性论题看翻译的客观性与不确定性,批判传统及解构主义翻译观过度强调其中之一,据此提出一种以翻译意义为依据、既具有客观性又能容纳不确定性的新翻译观。首先,理清翻译的客观性与不确定性的概念,指出翻译不确定性对传统翻译观的挑战。其次,阐明翻译的客观性与不确定性之间忠实与放纵、不变与万变以及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最后,论证翻译是不确定性在客观性基础上趋于确定的动态过程。
【作者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
【关键词】: 语言哲学 翻译 客观性 不确定性
【基金】:重庆市社科基金项目“翻译不确定性:从蒯因论题到英汉互译”(2014BS076) 重庆市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蒯因的翻译不确定性及其对英汉互译的启示”(14SKF0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翻译不确定性论题(The Thesis of Indeterminacy ofTranslation)是蒯因(W.V.O.Quine)于1960年提出的一个语言哲学论题。它不仅对我们正确认识真理、意义及指称意义重大,而且对于语言翻译的理论和实践也极具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将从这一语言哲学论题出发,探讨翻译的客观性与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欢;语言哲学现代意义评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冯颜利;现代与后现代语言哲学述评[J];学海;2002年02期
3 袁影;;论语言哲学知识的猜测与反驳[J];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06期
4 钱冠连;;语言哲学[J];外语学刊;2006年03期
5 倪梁康;;论伪善:一个语言哲学的和现象学的分析[J];哲学研究;2006年07期
6 魏义霞;;中西语言哲学的不同特征——兼论先秦语言哲学的盛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隋然;;中国外语界首届语言哲学研讨会[J];外语学刊;2006年05期
8 李洪儒;;西方语言哲学批判——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七[J];外语学刊;2008年06期
9 ;第三届中西语言哲学国际研讨会及征文通知[J];外语学刊;2009年01期
10 ;第三届中西语言哲学国际研讨会征文通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建华;李文伟;卞琴;沈自尹;;语言哲学揭示中医概念分析的逻辑框架:以对“肾精”分析为例[A];第三届江浙沪中西医结合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2 欧阳燕;;翻译研究的语言哲学途径[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赵奎英;;道言悖反与审美超越——道家语言哲学及其美学意义新探[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4 王寅;;再论索绪尔与语言哲学[A];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研究——第二届中西语言哲学高层论坛暨纪念索绪尔逝世100周年论文集[C];2013年
5 钱冠连;;论索氏语言哲学——初探《普通语言学手稿》[A];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研究——第二届中西语言哲学高层论坛暨纪念索绪尔逝世100周年论文集[C];2013年
6 赵奎英;;“道不可言”与“境生象外”——庄子语言哲学及其对意境论的影响[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7 钱冠连;;(西)语言哲学是语言研究的营养钵(英文)[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江怡;;近十年英美语言哲学研究最新进展[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原卫国;;警惕索绪尔理论中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中英文所指与能指的差异研究[A];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研究——第二届中西语言哲学高层论坛暨纪念索绪尔逝世100周年论文集[C];2013年
10 蔡曙山;;20世纪语言哲学和语言逻辑的发展[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邢福义;语言哲学与文化土壤[N];光明日报;2014年
2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 刘凤影;先秦语言哲学主流可分三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江怡;语言与心灵:仲伯难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王立志;结构、符号与意义[N];光明日报;2008年
5 蔡曙山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人类心智探秘的哲学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江怡;语言哲学与语言学难分难解[N];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潘庆玉;语言哲学视阈中的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小龙;规范、推论与社会实践[D];南京大学;2011年
3 刘高岑;语言、心智与世界[D];山西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连影;俄国语言哲学形式主义流派的形成和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房小娜;语言哲学视域下的关联理论探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钱雪萍;《语言哲学入门》翻译报告[D];山西大学;2013年
4 郝丽;洛克的语言哲学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赵力;论马克思主义语言观[D];黑龙江大学;2012年
6 戈秀兰;情态范畴的多维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龚世莲;从寻求形而上到探究生活形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冯超;语言哲学观照下《诗经》译本的对比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9 信传艳;A.A.波捷布尼亚的语言观[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孙作光;评价视域中的歇后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39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39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