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读后续写对汉语二语学习者空间短语结构习得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8 20:12

  本文关键词:读后续写对汉语二语学习者空间短语结构习得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读后续写 汉语二语习得 汉语空间短语 协同


【摘要】:现有研究证明,读后续写任务能够增强协同效应,因而可以有效地促进第二语言学习(Wang and Wang 2014)。本研究通过考察和对比读后续写与另外一种传统的学习任务——阅读理解对于二语学习者在汉语空间短语结构习得上的作用,探讨读后续写任务的促学作用。由于汉语空间短语包括三个方面特征:框式结构、介词用法和方位词用法,因此本研究探讨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读后续写任务对于二语学习者习得汉语空间短语结构中框式结构有何作用?2)读后续写任务对于二语学习者习得汉语空间短语结构中介词用法有何作用?3)读后续写任务对于二语学习者习得汉语空间短语结构中方位词用法有何作用?为回答以上问题,本研究将两个自然班的汉语二语学习者随机分为两组:读后续写组和阅读理解组。研究采用“前测—干预—后测1—后测2”的设计模式。在干预过程中,读后续写组完成读后续写任务,即使用中文续写一篇含有目标结构的文章;与此同时,阅读理解组需要完成阅读理解任务,即阅读同一篇文章后回答问题。两项任务对于汉语空间短语结构习得的作用将通过学习者在三次测试中对于框式结构、介词和方位词使用的正确率来测量,测试形式包括改错及翻译测试。数据收集后将输入SPSS 17,通过重复测量单向方差分析检测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组正确率是否有显著提高,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来确定两组之间的正确率是否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从前测到两次后测,读后续写组在框式结构、介词和方位词使用三个方面的正确率均取得了显著提高,而阅读理解组则没有。此外,在后测中,读后续写组的正确率在三个方面都显著高于阅读理解组。研究结果表明,读后续写任务能够有效促进汉语空间短语结构的习得,并且其效果优于阅读理解任务。以上研究结果可以从输入与输出的角度进行分析。根据Krashen(1985)的输入假说和Schmit(2001)的注意假说,读后续写任务中的高水平的可理解性输入和学习者对输入的有意注意有助于语言习得。另外,读后续写任务符合Swain(1995)的输出假说,因其为学习者提供了能够主动并创造性使用目标结构的意义练习,使语言知识得以巩固和内化。
【关键词】:读后续写 汉语二语习得 汉语空间短语 协同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3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5-6
  • ABSTRACT6-8
  • 摘要8-12
  • LIST OF ABBREVIATIONS12-15
  • CHAPTER ONE GENERAL INTRODUCTION15-19
  • 1.1 Research Orientation15
  • 1.2 Rational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resent Study15-16
  • 1.3 Key Research Questions16-17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7-19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9-42
  • 2.1 Overview19
  • 2.2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Spatial Phrase Structure19-29
  • 2.2.1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Spatial Phrase Structure19-24
  • 2.2.2 Studies on SLA of the Chinese Spatial Phrase Structure24-29
  • 2.3 Research on TCT29-40
  • 2.3.1 The Definition of TCT29
  • 2.3.2 TCT and L2 Learning29-37
  • 2.3.3 Empirical Research on TCT37-40
  • 2.4 Summary40-42
  •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42-53
  • 3.1 Overview42
  • 3.2 Design42-43
  • 3.3 Participants43-44
  • 3.4 Target Structure44-45
  • 3.5 Treatment Instruments and Procedures45-47
  • 3.5.1 Treatment Instruments45-46
  • 3.5.2 Treatment Procedures46-47
  • 3.6 Testing Instruments and Scoring Guidelines47-51
  • 3.6.1 Error Correction Test48-50
  • 3.6.2 Translation Test50-51
  • 3.7 Data Analysis51
  • 3.8 Summary51-53
  • CHAPTER FOUR RESULTS53-60
  • 4.1 Overview53
  • 4.2 Results for Research Question 153-55
  • 4.3 Results for Research Question 255-57
  • 4.4 Results for Research Question 357-58
  • 4.5 Summary58-60
  • CHAPTER FIVE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60-67
  • 5.1 Overview60
  • 5.2 Main Findings60-61
  • 5.3 Discussions of the Results61-64
  • 5.4 Conclusions64-65
  • 5.5 Implications65-66
  • 5.5.1 Empirical Implications65
  • 5.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65-66
  • 5.6 Limit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66-67
  • REFERENCES67-73
  • APPENDICES73-83
  • Appendix A73-75
  • Appendix B75-77
  • Appendix C77-80
  • Appendix D80-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永钢;比况短语初探[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王姝;;关于汉语短语系统[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3 宋世平;;短语类型划分分析[J];荆州师专学报;1989年03期

4 周强;汉语短语的自动划分和标注[J];中文信息学报;1997年01期

5 陈德三;联合短语三题[J];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6 徐仲华;;谈谈《提要》中的短语[J];语文学习;1984年10期

7 孟庆财;一些表示数量的习惯短语结构[J];大学英语;1995年05期

8 姚智清;《阿Q正传》中“X而且Y”式短语结构小析[J];天中学刊;2000年03期

9 张发扬;短语功能类型质疑[J];职大学报;2002年01期

10 王红侠;;组合式偏正短语的语义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章界;白硕;;短语结构制导的范畴表达式演算[A];NCIRCS2004第一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吴云芳;常宝宝;詹卫东;;汉英双语短语信息数据库的构建[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玉素甫.艾白都拉;阿不都热依木.沙力;木沙江;;面向现代维吾尔语处理的短语信息库构造方法[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大鲲;张玮;董静;;基于非连续短语的统计翻译模型[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孟雷;丁效;秦兵;刘挺;;基于依存句法和短语结构句法结合的金融领域事件元素抽取[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6 方芳;李斌;;基于语料库的数量名短语识别[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华沙宝;达胡白乙拉;;蒙古语宾述短语的自动获取研究[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8 胡日勒;宗成庆;徐波;;基于短语结构抽取和对齐的机器翻译模板自动获取方法[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丽萍;从多义短语入手讲授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层次分析[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井香;中英平行短语依存树库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赵章界;短语结构制导的范畴表达式演算[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3 秦颖;汉语词和短语的歧义消解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海鹏;基于神经网络的复述抽取和重排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海仁古丽·阿卜杜瓦伊提;人机交互的现代维吾尔语短语识别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3 旦正才让;基于《说不完的故事》语料库的藏文短语分析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4 曾莉云;读后续写对汉语二语学习者空间短语结构习得的影响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年

5 陈红莲;“特意”类情状副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6 昂青才旦;藏语形容词情感属性分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7 曾莉云;读后续写对汉语二语学习者空间短语结构习得的影响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年

8 白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汉语联合短语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窦金霞;面向信息处理的“并”类短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福民;基于语料库的短语结构分析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41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41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c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