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指示语的文化取向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话语指示语的文化取向性研究
【摘要】:主体性研究是哲学和语言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学者们多从情态,情感或认知角度探讨主体性的表现形式。本文通过从美国报刊中选取言语交际中的会话实例,着重分析话语指示语主体性的文化动因以及在话语中所实现的文化功能。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文化取向性 文化指示语 主体性 文化身份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美国英语的文化语境指示方式研究”(编号:10BYY09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05
【正文快照】: 0.引言 1.文化指示语和文化取向性Culture这个词来自于拉丁语cultoa,意思是“耕 “指示语”(deixiS)—词源于古希腊文,意为“指”。作”。从词源我们不难看出,文化不是自然界的产物, C.S.PeirCe在1894年第一次提出了“指示"(indices)而是人类劳动的结晶。语言也是人们在日常生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文;负面评价话语的语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宇;王天昊;;成人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文化语用学探讨[J];成人教育;2011年07期
2 唐兴红;;常州城市宣传标语的文化语用学解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3期
3 王晓明;;构建外语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13期
4 唐兴红;戎林海;魏际兰;;文化语用学视域下的公示语及其翻译[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年04期
5 王晓明;;构建日语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年04期
6 丁毅伟;;跨文化语境下的语言民族特性与翻译[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7 董峰;;A Study of Cultural Impact on Pragmatic Failure[J];海外英语;2012年21期
8 赵文;何刚;;美国文化语境下的评价言语行为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美玲;对外汉语文化语用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思霞;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文化指示语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昌萍;;教师课堂评价言语行为基本模式及语用策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何刚;;话语、社交、文化——文化驱动的社会语用视角[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03期
3 宗世海;叶花;;广告对抗的语用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赵端阳;;礼貌策略在大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调查与分析——教师的指令性、否定评价和批评的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7期
5 刘戈;评价行为的话语分析[J];外语研究;2000年01期
6 杨家胜;从语言学角度看评价意义[J];外语学刊;2002年03期
7 金城;;评价语句的言语行为分析[J];外语学刊;2009年06期
8 高春雨;俄语形容词的评价意义[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何刚;;文化理性的语用学解释[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唐丽萍;学术书评语类结构的评价分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前莉;汉英指示语对比分析及翻译[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赖红玲;;社交指示语——社会与文化的窗口[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年02期
3 李谨香;;指示语概说[J];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4 王世凯;赵鑫;;汉语情态指示语及其使用[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王慧贞;;从指示语看会话幽默效果的产生[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徐学平;周榕;;自触和他触情境对空间指示语选择的影响[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游渊;;语篇指示语在英汉互译时的选择和运用[J];海外英语;2010年11期
8 张晓蕾;;关联理论框架下教师行为指示语和象征指示语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9 徐学平;周榕;;可见性对空间指示语选择的影响[J];外语学刊;2011年06期
10 吴婉湘;;时间指示语映射现象的礼貌解读[J];宜春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洁红;;英语指示语的习得过程[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李洁红;;指示理论初探——指示语的范畴与语用功能[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孙蕾;;方位词语义辨析[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洁红;指示语的认知模型解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金宝荣;汉语指示语及其篇章衔接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明珠;社交指示语的翻译与文化传输[D];中南大学;2008年
2 薛海英;中英合同文本的指示语[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刘颖;指示语用法的认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王长春;汉语指示语替换问题探讨[D];渤海大学;2012年
5 江曼;汉英人称社交指示语的对比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赵倩平;时间指示语的语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刘会;指示语与现代派作家主体性[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8 胡敏;英汉指示语的语用分析与翻译[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吴婉湘;时间指示语映射现象的礼貌解读[D];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丹;英汉远近指示语的对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42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42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