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者和说话者母语异同及背景噪音对二语学习者汉语言语理解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听话者和说话者母语异同及背景噪音对二语学习者汉语言语理解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母语异同 背景噪音 言语理解 汉语二语学习者
【摘要】:研究考察了交际双方母语异同和有无背景噪音对二语学习者汉语言语理解的影响,发现:无噪音条件下,母语为韩语、日语和越语的听话者都表现出了"匹配的中介语言语理解优势",只有越语听话者表现出明显的"不匹配的中介语言语理解劣势";有噪音条件下,既不存在"匹配的中介语言语理解优势",也不存在"不匹配的中介语言语理解劣势"。上述结果表明,说话者和听话者母语异同、各自母语的特点和有无背景噪音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都对非汉语母语者之间言语理解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关键词】: 母语异同 背景噪音 言语理解 汉语二语学习者
【基金】:北京语言大学院级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号:14YJ150003)的资助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中国国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中,除了作为学习的目标语言以外,汉语也是课堂和课外活动中师生之间以及不用母语的学习者之间交流所使用的主要语言。同时,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和汉语学习人数的不断增加,在国际交往中,不同母语者之间使用汉语进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丹青;;“洋腔洋调”与对外汉语声调教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11期
2 林焘;;语音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霜霜;;对外汉语听力训练方法浅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2 邹小利;;从超音段成分来考察英语语调学习中的汉语声调干扰[J];大家;2010年12期
3 曹慧覃;;泰国非华校零起点小学生华文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J];大家;2010年19期
4 于昕;史言;;华语教学与语言学的结晶——威妥玛《语言自迩集》及《北京话异读字表》评议[J];国际汉语学报;2011年01期
5 李舒慧;赵鑫;;欧美学习者的汉语声调偏误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9期
6 姜孟;李西;;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习得研究[J];英语研究;2010年01期
7 郭立萍;;赵元任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之贡献[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年02期
8 陈瑶;;菲律宾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及对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S1期
9 阿里·爱登;;土耳其学生的汉语语音偏误及教学对策[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10 任少英;牛振;;对韩汉语声调教学的一种探索[J];菏泽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_g;基于超声波检测的汉语普通话基础元音发音的舌体运动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2 段海凤;藏语安多方言词重音对汉语普通话声调习得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宋时黄;韩国学生汉语简单介绍句韵律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4 薛晶晶;美国和泰国学习者汉语普通话阳平与上声习得的实验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逸飞;汉西语音对比以及针对西语学生的汉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贾少宁;汉语塞音韵尾对英语清塞音尾负迁移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戴婷;泰国留学生汉语陈述句句重音声学特征[D];暨南大学;2011年
4 李露;汉语语音教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姜慈映;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兰;中高级法国留学生汉语单字调习得的实验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海波;土库曼斯坦留学生汉语单字调习得的实验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8 金昭希;宋宪Ym《自习完璧支那语集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磊;禧在明《华英文义津逮》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坤;俄侨汉学家卜郎特《华言拾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群生;语音的困惑和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改革[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彭茹;刘珊珊;赵斌;;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探讨[J];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宋益丹;;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策略探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佑章;吴媛媛;;言语理解差异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尹述飞;彭华茂;;偏题言语及其老化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03期
3 吕明臣;言语的建构[J];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05期
4 刘皓明,张积家,卢波;特殊言语损伤研究及其进展[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5 韩刚;;言语的生成与理解过程综述[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02期
6 董敏;;影响儿童言语感知的发展的因素[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5期
7 邹明洁;叶艳萍;;概述外语的言语理解过程及听者因素[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8 王德春;;论言语理解及其脑机制[J];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02期
9 杨洁;舒华;;言语韵律加工的ERP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9年02期
10 吴本虎;教学言语交际中的言语意图──教育心理语言学分析之四[J];浙江师大学报;199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鲁志鲲;张岚;;家庭结构对幼儿言语理解能力发展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哲;言语理解的心理过程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兴芬;言语理解中环境的动态表征[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t熻,
本文编号:6449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44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