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缨与《翻译的传说:中国新女性的形成》
发布时间:2017-08-09 20:11
本文关键词:胡缨与《翻译的传说:中国新女性的形成》
【摘要】:论文紧紧围绕《翻译的传说》展开论述与对话,充分肯定了该书对新女性塑造过程的深入剖析,呈现了新女性在历史、民族以及性别化空间中被想象性建构的历史景观。并进一步阐述了"新女性"在现代中国的浮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传播、利用过程,而是包含了性别结构、民族主义、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意涵的身份认同的过程。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新女性 塑造 翻译 身份认同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李欧梵曾不止一次地援引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有关“想象的社群”(imagined communities)以及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的“公共空间”(public sphere)理论,用以说明晚清一代民族意识的兴起与印刷资本主义之间的密切关联。同时,他也明确指出,这些西方理论在照亮中国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霞;;抗争:《青棞》小说的“新女性”形象[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2 黄新聪;;救赎与沉沦——对《新女性的挽歌》中的女主人公玉婕形象的解析[J];青年文学家;2014年03期
3 牛前进;可悲的“半天足”们——评《张爱玲文集》中的新女性[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李春宁;;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女性小说主题探究[J];名作欣赏;2010年06期
5 胡小花;;历史语境下美国“新女性”文学中主人公的悲剧性结局[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张文灿;;社会性别视域下的启蒙困境——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塑造新女性为例[J];新视野;2013年04期
7 王巍然;;读《行走中的玫瑰》有感[J];文学教育(中);2013年11期
8 鲁晶石;陈梦洁;;日本近代女性意识的变化——从贤妻良母到新女性[J];黑龙江史志;2014年03期
9 陈慧;;从五四后新女性离婚态度的改变透视女性意识的嬗变[J];沧桑;2008年04期
10 黄佳囡;夏欢;胡天阳;;改革时期的农村新女性——烟峰[J];网络财富;2010年2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文U,
本文编号:647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47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