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四声发现与佛经转读关系的再考察

发布时间:2017-08-09 21:11

  本文关键词:四声发现与佛经转读关系的再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四声 吠陀三声 佛经转读 译经 “三位七声” 婆罗门诵法


【摘要】:佛陀确曾禁止用外道婆罗门诵法,但即使早期佛教,赞大师德和诵三启经也作吟咏声,婆罗门诵法也并未完全禁绝。到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情况更有变化。从《诗律考辨》和敦煌出土斯一三四四V(2)即鸠摩罗什《通韵》等材料看,婆罗门教系统的外教诵法已进入西域佛教,并且进入了中土。中土不少士人应该懂得梵语,有可能接触到吠陀诵法,并将其融入到佛经吟诵和转读中。中土佛经转读的基本内容是"三位七声",核心是吠陀三声。宋末以来发现四声,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有佛经转读三声的影响。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四声 吠陀三声 佛经转读 译经 “三位七声” 婆罗门诵法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07FZW002)
【分类号】:H014;B945
【正文快照】: 六朝宋末以来四声发现,是中国古代诗学史的一件大事。有四声发现,才用四声制韵,才有后来的八病之说,才有四声二元化以及近体诗律的发展,才有六朝到唐代诗歌声律的巨大变化。宋末以来为什么能发现四声?因此成为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1934年,陈寅恪在《四声三问》1中提出:四声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党素萍;;马鸣的《美难陀传》[J];东方论坛;2011年01期

2 李小荣;论《大般涅i镁肪戆酥拔淖制贰盵J];法音;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克;;汉代画像石中的佛教环境生存智慧[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2 李霞;;论皖江佛教传播中心与文化特质的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杨合林;;五、七言诗体与汉乐府之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李明珠;论陶诗创作的回归主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李和平;;略论古代西域文化对汉语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阚绪良;《世说新语》词语札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7 吕斌;;支遁生平事迹及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8 陈晓云;;汉魏六朝文学述评[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陶礼天;《出三藏记集》与《文心雕龙》新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10 俞晓红;论唐五代白话小说的伦理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耀X;;禅宗与对句[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2 赵建军;;论中古佛学美学的生态智慧[A];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魏耕原;;王昌龄五古风格与《诗格》之关系[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四辑)——中国文论的思想与情境[C];2012年

4 李俊;邓乔彬;;《文心雕龙》“雅”、“俗”论的批评指向[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一辑)——中国文论的方与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7 侯艳;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娜;北宋“文字禅”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欣;乐亭皮影的佛教因素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丹;《东方朔集》校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何丽;两宋的僧诗批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丹;《沧浪诗话》的语言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颜福;藏传佛教“十善”中的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王鹏飞;音乐的宗教[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赵雪梅;陶渊明诗文中的生态美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亚芳;严羽诗体论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唐丽星;早期道教的行香文化[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广荣;敦煌《悉昙章》歌辞源流考略[J];敦煌研究;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聿华;释子的梵呗转读与近体诗的平仄格式[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06期

2 赵益;;“转读”试解[J];古典文献研究;2003年00期

3 谭洁;;关于“四声”与佛经转读关系的研究综述[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普慧;齐梁诗歌声律论与佛经转读及佛教悉昙[J];文史哲;2000年06期

5 ;《读不通的诗》答案[J];咬文嚼字;2001年11期

6 ;秋天的风吹响了段段琴声[J];家庭影院技术;2008年11期

7 朱声琦;邪母古读考[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8 唐徽;;律动[J];山花;1990年01期

9 朱绿梅;也谈敦煌讲唱辞的音乐渊源[J];敦煌学辑刊;1985年01期

10 梅玺阁;;小笼馒头[J];上海采风;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相洲;;永明体的产生与佛经转读关系再探讨[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丹;《高僧传》早期宣教现象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647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47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8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