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中国民族语言研究的国际话语秩序——从语言哲学到语言秩序
本文关键词:建构中国民族语言研究的国际话语秩序——从语言哲学到语言秩序
【摘要】:语言哲学家指出,人是语言的存在,丧失语言就是丧失世界,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之外一无所有。中国民族语言研究要走向世界,必须了解国际话语的秩序并建构大家认可的国际语言学话语体系。文本对中国民族语言学研究如何构建国际话语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要熟悉语言研究国际话语,让别人知道我们在说什么;其次,要丰富语言理论和方法,让别人听得懂我们说了什么;第三,要超越西方话语,建构中国语言学话语体系,让别人听了还能信服。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
【关键词】: 话语权 话语秩序 中国民族语言
【基金】:新疆智库2015年课题(2015XJZK02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02
【正文快照】: 一、从话语到话语秩序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Josef JohannWittgenstein)说,“人是语言的存在”;“丧失语言就是丧失世界”;“语言的界限就是思想的界限,研究前者就是研究后者”1。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从人的生存出发,精辟地指出:“语言是存在的家,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金梅;;工业革命与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刍议[J];电影文学;2011年05期
2 刘晶;;兼论钢琴艺术教育与心理素质培养[J];北方音乐;2013年06期
3 李菁菁;;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飞翔”情结——以《致云雀》、《致蝴蝶》和《飞虻》为例[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4 安晓红;中西自然派诗人的哲理思考[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安晓红;别有天地的田园牧歌——中西诗人自然观比较[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02期
6 万月玲;《寒风吹彻》的人文化关怀之解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6期
7 王立新;;钢琴艺术教育的三个核心目的[J];济宁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江定;;肺结核与郁达夫小说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6年03期
9 李菁菁;;是谁让孩子们迷路——谈布莱克“迷失孩子”故事的寓意[J];科技视界;2012年31期
10 李菁菁;;布莱克三部诗集的意象解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金铖;构筑想象的城堡[D];吉林大学;2012年
2 徐立钱;穆旦与英国现代主义诗歌[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3 卢玉玲;文学翻译与世界文学地图的重塑[D];复旦大学;2007年
4 刘海丽;弗莱文学人类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吴,
本文编号:6767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676755.html